今天摆在天津、摆在滨海面前的是一个伟大的任务,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怎么样打造经济中心?京津冀整个区域范围之内,两个直辖市,11个地级城市。天津从P的总量上一直是在市的50-60%左右,结构上更差一些,天津的服务业目前仍然徘徊在50%。
滨海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如何定位
今天摆在天津、摆在滨海面前的是一个伟大的任务,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怎么样打造经济中心?京津冀整个区域范围之内,两个直辖市,11个地级城市。天津从P的总量上一直是在市的50-60%左右,结构上更差一些,天津的服务业目前仍然徘徊在50%。
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个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是哪一天天津真正能成为京津冀这个区域里的经济中心,否则,我们还很难说这个协同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就。所以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工作,是要在京津冀的范围之内,寻找我们的中心到底在哪儿,我们的重心又在哪儿?
首先从历史来看,十九世纪60年代以后,天津开埠实际上作为经济中心开始崛起。可惜的是建国以后,整个经济发展向西移。借助着上的优势,地位条件,迅速地在经济上发展起来,天津的地位实际上是下降的。
在2005年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一个原因就是滨海新区成为国家战略。但这样一个转折点并没有能够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显示出立竿见影的效果。时间转到2014年,我认为这一年对天津的发展确实是至关重要的。2014年2月26日,总在视察,专门讲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七点意见,特别对的城市性质做了重要,对天津的发展做了明确的和要求。在2014年,天津确实迎来了非常重要的历史性机遇。
滨海新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上位”
从各种“流”角度来分析滨海新区的区域优势。滨海新区有这样一些优势,第一就是物流:我们依托京津冀这个区域里最重要一项战略资源。没有海港,天津有港口,因此我们能够汇集我们强大的这种物流的力量;第二个信息流:在京津冀城市区域里,滨海新区常重要的区域,就能够成为借助港口,借助这样一个对外外向型经济发展成为信息流汇聚的地区;第三科技流:滨海新区在京津冀这样的区域里恰恰是京津发展主轴的重要平台空间,在这样的主轴上汇聚而来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科技流。
如果我们不能把握住历史给我们的机遇,承担不了我们的重任,我们做不了中心,做不了重心,那么也会使得整个区域协同发展受到影响,至少说不能够非常好的促进我们整个区域的发展。所以对于滨海新区来说,我认为要建设更加稳定的重心,才能够有利的助推天津成为我们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中心。我们应该承担起做重心这样一个历史性的重任。重心稳了,我们天津的中心地位才有可能早日实现,我们京津冀协同发展才能够早日迈前一步,早日取得阶段性。
几点,第一,我们需要在两大国家战略之下去思考我们的问题,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要在整个首都区范围内重新思考定位,而不是仅仅将我们的发展,将我们的发展,局限在天津行政区这样一个范围之内。
第二,要建立一个或者要重新拾起一个概念,就是我们大滨海新区的概念。它是我们产生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非常重要的空间上的一个依托。如果我们不能从空间上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很难发挥我们这样一个杠杆支点应有的作用。
第三,在滨海新区的发展当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国家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非常重要的就是将这一个区域作为我们经济、生态、社会、人文发展的协同区,而不是单纯将它看作一个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