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80岁退休教授王耀山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正穹 摄编者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古至今,教育的核心追求始终是立德树人。中国的高校一直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职责。如何加强思想引领,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更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怎样改变高校意识形态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的“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状况,实现“星垂原野阔,风正一帆悬”的风景,中国青年别策划“思想引领高校行,立德树师谈
”系列报道,深入高校课堂,探访学术大师,聆听他们对高校思想宣传工作的真知灼见,放大高校“好声音”,帮助青年人“扣生第一粒扣子”。
“思想引领高校行,立德树师谈”系列报道
王耀山:高校人文社科老师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
中国青年网2月15日电(记者李正穹连瑞谦)“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而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属于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教育的高端产品是大学生,社会主义事业人主要是指他们。因此在社会主义大学,办教育一定要社会主义方向。”近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80岁的退休教授王耀山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王耀山教授1956年考入大学水利系,1962年初毕业留校任教,主要从事经济学的教学工作,曾先后担任大学社科系党委、校党委委员、人文学院党委兼副院长,并亲历了大学文科由马列主义教研室,演变为社会科学系,再发展成为今天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在采访中,王耀山回顾了中国高校“课”的缘起以及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发展历程,直言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非常重要”,同时提出“在高校人文学院当老师,就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
“社会主义大学的任务是培养的大学生”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将马列主义教育称为课。”王耀山在回顾中国高校“课”的缘起时表示,解放初期,为了培养新中国建设人才,当时的高校先后建立起“大课委员会”,即面对全校大学生上大课,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
“当时教育部关于建立大课委员会有这么一段话:大学的任务是造就新中国的建设干部,这种干部不仅在业务上要有所专长,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的热忱。因此,他们必须建立的人生观;能掌握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工作。为了这种需要在我们大学里开设了课程,这是一个新的课程。把马列主义理论课程称为课,就是从这时开始的。”王耀山告诉记者,“举什么旗,走什么,什么,摒弃什么,具备什么,都是由培养什么人才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大学里对大学生的思想宣传工作要突出,对大学生要求是要有坚定正确的方向,最终是。”
据王耀山回忆,大学的课曾在1957年“反右”斗争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暂停过一段时间,直至1959年才开始恢复,重新组建课教研组,他正是在教研组组建期间服从学校分配,留校任教经济学课程,并经历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壮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受到,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不是光靠理工科专业课学习就能达到的。文科在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方面有重要作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在这一过程中更是十分重要。”王耀山表示。
“观点在方法层面上可以使用,但在价值层面上不能学习”
在采访中,王耀山特别提到了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时也提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难道社会主义大学能让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吗?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可能进的课堂、教材。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或者其价值观可以介绍,但不能作为正面去宣传。观点在方法层面上可以使用,但在价值层面上不能学习,因为它不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王耀山明确指出,价值观理所当然不能进入高校课堂和教材,但这并不代表其观点和方法不能进入,对于高校课教师而言,课堂本身是有纪律的,“要讲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观点,以此来教育大学生,才是培养人”。
王耀山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表示,在某些课程中,确实有高校老师为了哗众取宠,将不正确的观点或者小道消息拿到课堂上讲,学生虽然一时听得开心,但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可的,“从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过程来看,在人文学院当教师,就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按照这个做。如果嘴上说一套,干的另一套,学生也不会服气”。
“对于高校思想工作的意见,尽管都是老生常谈,但必须常讲,这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原则。中国如果不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根基可能很快就被,如果一届学生5年不强化思想教育,出校门立场或就可能。”王耀山表示,据他了解,由于国家发展形势比较好,人们心情比较舒畅,社会的认同感比较强,现在的理论课比之初要更好讲,“因此现在提出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习总提出道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那是理直气壮的。只要我们中国这条走成了,就可以成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