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网讯(通讯员周龙崔凯)邯郸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经济技术开发区驻大名县廉山庄村工作队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沉下身子问民需、诚意解民难、千方百计帮民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给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树立了榜样,并先后受到省、市通报表扬:驻大名县廉山庄村工作队被评为全省先进驻村工作队,第一杨宽同志被评为“省优秀驻村第一”并获表彰。走进大名县万堤镇廉山庄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古香古色的文化墙、巍然屹立的廉颇像、极富年代感的知青文化馆、设施齐全的健身游园,还有纵横交错、通畅整洁的商砼水泥,一幅充满浓浓乡愁和文化气息的美丽乡村画卷尽收眼底。
而谁能想象的到,廉山庄这一切,就在两年前还是市场信息闭塞、生产技术落后、致富项目缺乏、文明滞后、教育资源薄弱、教学设施陈旧、村容村貌脏乱、公共服务匮乏、农田道泥泞难走、医疗条件落后的村庄。全村共有185户736人,但其中贫困户占42户、贫困人口122名,唯一经济来源就是种植小麦、玉米、大蒜和村民零零散散养的几头猪,村民年收入普遍较低。自2016年全市扶贫攻坚工作伊始,驻大名县廉山庄村第一杨宽按照组织安排,成为了经开区远赴大名万堤三支帮扶队伍的带头人之一。上任之初,他便满怀地写下一首咏志小诗:“响应号召赴故乡,披星戴月两肩霜;精准帮扶落实好,为民早日奔小康!”远离父母妻儿,但却无怨无悔地在扶贫攻坚一线挥洒汗水,激扬青春。
深入调研,切实挖准致贫根,绘好帮扶施工图。工作组驻村伊始,把群众最关心、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摆在首位,通过挨家逐户走访,与群众促膝拉家常,了解贫困家庭人口、子女情况、贫困原因、技能特长等信息,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根据掌握的第一手情况,及时向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进行了汇报,在经开区党工委制定的“四大对口帮扶规划”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下,深入研讨分析、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实际确定了4项帮扶工程11项惠民实事。
供财给智,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工程,为村“两委”巩固战斗堡垒、激发干部活力。扶贫工作离不开一支战斗有力的队伍带头。廉山庄村共有38名,在全村人口中占比较大,工作组抱着久久为功、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态度做好廉山庄村的基层党建工作。
结对认亲戚,搞好传帮带。驻村工作队帮助该村党组织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着力解决了生活不规范、村“两委”工作乏力等问题,同时还积极提供致富信息、促进资源共享,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同步建成小康。
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整合农村外出务工信息,增加就业质量和保障。同时壮大农村集体收入,减少物流支出,充分实现集体有收入,商户有利润,村民得实惠。
加强阵地建设,村“两室”。针对村“两室”年久失修且面积较小的问题,专门申请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两室”和村民活动中心的扩建。通过加强基层党建,村党支部的威信建立起来了,群众的心更齐了,脱贫攻坚的劲更足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针对之前扶贫过程出现的贫困户“等、靠、要”现象,以及“有体力、力”的现实,经开区驻廉山庄村工作组把帮扶工作落实在产业发展上。
规划建设莲藕种植和旅游观光产业。聘请农业专家克服制约症结,突破减产,打造莲藕种植片区,并挖掘以莲藕为主题的旅游、观光、食品加工系列产业,以规模聚集再现“接天莲叶无穷碧”美丽景象,该项目初步拟定项目贷款800万元,已经通过申请得到省国开行支持。
争取小额扶贫信用贷款。为解决贫困户的创业资金问题,工作组多次到农信社大名县分社对接争跑,在廉山庄村设立了全县第一个“双基共建”联络点,成立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站,村民通过信用等级评定可以申请到3-5万元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受到广大农户的热烈欢迎。目前,首批15户贫困户已通过信用等级评定。
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采取村集体为管理主体,贫困户+村民入股方式管理模式,统一规划建设村级光伏发电站,每年预计能为贫困户创造约5000元的纯收入。
以“知青部落”为主线,家园再传承。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组积极挖掘红色历史文化,打造了以知青文化为主题的“知青部落”。2017年4月,工作组还邀请了上世纪70年代曾在该村插队落户的62名老知青重返廉山庄村参观考察,为“第二故乡”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打造廉氏文化广场,浓厚乡愁,增强村民自信。结合该村90%以上为“廉”姓这一特点,向省财政厅申请老区专项转移项目资金100万元,打造以“廉氏文化”为切入点的美丽乡村。建造“廉氏文化广场”,以“廉”氏姓氏起源文化、相关名人典故为主要内容,建造古香古色的文化墙,树立战国名将廉颇雕塑,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对街道外墙进行粉刷、砌筑,将原有年久失修的影视厅进行了翻修,在村里新建了街门、广场雕塑、木质凉亭、文化墙等公共设施,廉山庄村民从此有了休闲活动的游园;筹集资金3万元,在“廉氏文化广场”添置了一批新的健身器材,为村民提供了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不仅使广大村民能增强体质和沐浴传统文化熏陶,更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广大农村干部和村民的文化自信、家园集体荣誉感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
驻村以来,廉山庄村工作组始终把群众最关心、最突出、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摆在首位,发动各方力量,统一思想,激发其爱心和责任担当,凝聚人力、物力和财力,帮解群众燃眉之急。
争取资金,修正公共服务设施,确保群众住有宜居。一是争取派出单位拨付30万元扶贫资金帮助该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和全村的卫生;二是对全村总面积3330平米的胡同和2公里乡间进行了高标准硬化,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三是自筹资金20余万元,为9户贫困户危房进行了翻建,保障群众住有宜居。
组织专家义诊和医疗等物资捐助活动,确保贫困群众病有良医。针对该村存在不少群众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联系邀请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到廉山庄村开展义诊活动,使乡亲们不出也能享受大医院医疗服务。同时组织捐款,为村里贫困户、孤寡老人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和救济款,并给家里有残疾的贫困户送来轮椅及辅助医疗器械,使困难群众病有良医。
集聚社会企业力量,开展捐资助教活动,确保贫困村儿童学有优教。结合经开区产业发展实际,引导驻区企业参与捐资助学,向廉山庄村小学捐资助教10万元,购置了多套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教学电器设备。并设立专项基金,长期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进行资助,保障他们完成学业,助其成材,让廉山庄村的孩子们学有优教。
驻村扶贫工作任务艰巨,光荣,来不得半点虚假,经开区工作组在实际工作中加压,通过2年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得到了一些体会,总结起来就是“三变”:一是变“驻村”为“住村”。必须吃住在村、沉下心去,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主动登门入户,掌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才能拉近感情、找准病灶、对症下药。二是变“驻村”为“助村”。必须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向上级领导汇报沟通,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争跑扶贫项目,解决实际困难,做到“实打实”帮扶,不搞花架子。三是变“驻村”为“筑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必须通过认真分析、研判,绘就整体规划蓝图,做到胸有成竹,方能下笔有神。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既要扶“贫”更要“扶志”和“扶智”,既要抓功在当前“抓项目”和“惠民生”,更要抓利在千秋的教育扶贫、长远发展机制建设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巩固。
主管:省委指导:省委组织部 省委宣传部主办:省委员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