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4日上午重庆华岩寺方丈、华岩文教基金会理事长道坚一行莅临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合作交流。
2016年5月24日上午重庆华岩寺方丈、华岩文教基金会理事长道坚一行莅临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合作交流。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雄、杨乐、合作发展处副处长波、上海财经大学合作发展处教育发展基金会项目主管王翼、华岩文教基金会秘书长尹亮等出席会谈。
下午两点,道坚应邀莅临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报告厅开讲《佛教经济学概述》。道坚首先从佛教经典中对经济概念的诠释,经世济民,国家治理,经营管理,并以此引出了本次的主题《佛教经济学概述》。
道坚讲到何谓“佛教经济学”时,他提出佛教的观点意在给这一方法赋予三部分的功能:给人提供一个运用和发展才能的机会;使他克服与他人从事同一任务时出现的扩张;提供能使未来生活变得更美好所必需的商品和服务。
关于佛教经济学与经济学之间差别的问题,道坚提出了自己的四个观点:(Anatta)”、利润和个人收益、和市场的概念。道坚认为佛教对于经济学的观察和了解常深入的,如果说正统经济学人们的是“多多益善”,那么佛教经济学则提倡“少少益善”。
道坚表示,佛教经济学对于我们探讨经济学于个人生活、社会和的影响实为宝贵的。对经济学来说,它是一种的方法。佛教经济学探究指导经济活动的心理学,涉及人类的、焦虑、愿望和情绪。对佛教经济学的理解,旨在经济学中真正有害和有益之间的混淆,并最终使人类伦理上的成熟。佛教经济学试图在一个纯粹的社会和保持惯例的传统社会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可以说,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了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做出了非决定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做出的决定;当人们了解了是由什么构成时,他们才意识到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无法满足;当人们了解了恐惧的普遍存在时,他们才能更慈悲地对待所有的。因此,对经济学来说,这种的方法不依赖于理论和模型,而是依赖于敏锐、同情和制约的本质力量。
在中,道坚辩才无碍,妙语连珠。从佛教的认知系统为切入点,引用典故列举僧祇户与胡图户,寺田制度,典当业之先河长生库等诸多事例。临近尾声,进入和观众的互动环节。在座的财大同学纷纷举手向道坚请教有关佛教、社会、人生、经济学及传统文化诸多问题,并为大家提出的各种疑问作了详细解答开示。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本文来源于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