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瑞士资讯> 文章内容

东方“瑞士”尼泊尔(一

※发布时间:2018-1-22 15:04:2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沙米勒原来是个英文导游,两年前学了中文,他的中文发音有个致命的缺陷,没有四声之分,这样你都没法猜测他说的是什么话。像沙米勒,我们都听成了小米勒,只是最后临别前从他的名片上看到了正确的文字。

  早在我们中学历史教科书里,就有婆罗门是印度教最高种姓的常识。印度教是个非常古老的教,源头可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教,500 年后,吠陀教开始演变成婆罗门教。公元前6至5世纪,乔答摩·悉达多由此衍生创立了佛教。而婆罗门教到了公元4世纪再度复兴,8世纪又反过来吸收佛教教义最终完成了向印度教的过渡。

  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世界教分别、释迦牟尼和真主,都是一神教。而印度教是多神教或泛神论,而且神明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无影无踪称之为梵的超神;第二个是梵的具体形态,即印度教的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他们是创造神、神和神;第三层次是人格化的自然物,如太阳神、月神和母牛神等等,数目之多无法计数,有人说是4亿个,也有人说是3亿3千个。

  印度教信徒似乎觉得这还不够复杂,他们的神就像古希腊世界的诸神,还可以变身,如神毗湿奴至少有鱼、龟、野猪、侏儒等10种,其中的一种竟是释迦牟尼(印度教对佛教的态度很独特,它把释迦牟尼也列为自己的一个神,让佛很容易转变成印度)。

  印度教三大神中,湿婆最为特别,人们给这个司职的大神赋予了太多的含义,这可能与南亚次潮湿炎热容易的气候有关。湿婆最著名的变身是舞王和林加(男性生殖器)。经典的形象是湿婆在象征运动的青铜雕塑上的火圈中跳舞,他的右脚把的侏儒踩在脚下。

  可是,我这次印度尼泊尔之行,发现了一个更为吸引人的形象--象首神该尼沙。当然,所谓发现,无非说明我是多么的孤陋寡闻,因为它是大名鼎鼎的湿婆的儿子。传说湿婆外出,他妻子帕芙提从自己的汗液中生出了儿子该尼沙,让他守门。湿婆回来的那天,帕芙提正在里面洗澡,该尼沙怎么也不让陌生的湿婆进去,湿婆是出了名的急性子,便把他儿子的头给砍了下来。帕芙提洗浴完毕,要丈夫赔她的儿子,湿婆赶紧奔出去找个替代品来,一见前面有只小象,便把它的头颅按在儿子身上。

  该尼沙是扫除障碍神,在印度教仪式中,一如当今贵宾视察,该尼沙就是警车先行,总是第一个被的神灵。但在今天的生活中,该尼沙又是财神爷,被商界以及一切想发财的人膜拜。所以,现今在印度尼泊尔等地售卖最多的神像竟然是该尼沙。

  不过,该尼沙还有不俗的地方,他被视为智慧超群,并且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作家,因此,该尼沙也是印度和尼泊尔书籍的扉页上以及图书馆的入口处的常客。我一走来,到处看到该尼沙的形象,心想若把它引入中国,一定是个很惹人爱的形象。其实,也就在500多年前,《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把印度教经典《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化为孙悟空的形象,在中土大行其道。

  印度教中的一些习俗,在现代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如童婚和沙帝制(寡妇殉夫,可获得的机会),但让人最不可接受的是 种姓制。该制度早在吠陀教中就被,将信徒分为多个等级--最高等级婆罗门,执掌神权的祭祀贵族;第二等级刹帝利,主管军事和行政的军事贵族;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普通村社社员;第四等级首陀罗,被雅利安人征服并沦为奴隶的土著部落。还有一个等外种姓,即贱民或不可接触者。

  面对这么个贵族,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蛮有趣的,一些人还赶紧与沙米勒合影,乐呵呵地。但我们团里有个小伙子,一上都显得很有钱的样子,在人们面前像展示扑克牌似地数美金,有点打拼上来的小暴发户模样,他竟生气了。晚上大家用餐的时候,我见这小伙子在向沙米勒: 我可不信你们那套等级制度。我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呢,后来才知道只不过是服务生要求他坐在我们一起用餐的区域,而不是坐在其他地方,方便管理而已。

  沙米勒的回答是30万。我当时以呈字结构的印度种姓来匡算,颇觉得合理。不过,我回到中国查找资料才知道,尼泊尔与印度种姓结构恰恰相反,是高级种姓尤其是刹帝利的人数较多,而属于吠舍、首陀罗和不可接触者的人数较少。根据尼泊尔1991年的人口统计,北部婆罗门有23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2.9%,南部婆罗门则有18.1万。而尼泊尔刹帝利分为切特里和塔库里两类,前者289.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6%,后者29.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7%。这些高级种姓加起来就有530.8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0.5%。

  按尼泊尔统计,印度教的人口占86.51%,若减去以上两个种姓的比例数字,其他种姓还是比较多的。关键是尼泊尔有占全国人口 43%的非印度教社会的61个民(部)族中,他们的确实受到印度教的影响,但并没有种姓地位。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
住宅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