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城市的每个人行道边上,都设有一个方型小盒子,上边画着一个拿杖杆的盲人图案,盒子的下方隐蔽处设有一个按钮。只要盲人按动这个按钮,面前的交通灯就会在几秒钟内迅速变成绿灯,盲人无需等待,更无需竖起耳朵听灯的声音,只需抬腿就走。在瑞士,交通指挥灯都是自动控制的,而在设定灯的程序时,很显然这个按钮被排在了最优先的。
看到这里的盲人无需他人陪伴,在马上畅行无阻的情景,我总是颇有感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约十分之一的人是残疾人,他们由于身体的缺欠,行为能力与正相比明显不足。而我们社会的教育、就业、文化、交通等领域的设施、服务都是按照正的需要设计的,很少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在这种情形下,残疾人只能让自己设法适应正的,其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而在瑞士,你能处处感受到,为了让残疾人更好地生活,作为社会主体的正做出的改变。在停车场靠近出口和电梯的最好的,永远有几个用黄线圈起、里面划有轮椅标志的残疾人乘坐车的预留停车位,即便车位爆满,也没人敢贸然占用这些;在电梯的控制板上,有盲文标识;超市设有残疾人专用收款台;城市的道、建筑都达到无障碍标准,乘坐电动轮椅在城市景区兜风的残疾人随处可见。在这里,残疾人被给予了特别的照顾和尊重,生活得体面而有。
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需要社会照顾的同时,也是重要的物质财富和财富的创造者。如果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再有优惠的就业政策和社会平等关怀的良好氛围,残疾人就会更好的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总部设在的世界经济论坛被称为“经济联合国”,这里平时打交道的多是全球的精英人物。记者去那里办事在其服务台办理进门手续,接待记者的是一位中年女性,短发、淡妆、合体的职业装还有训练有素的谈吐和笑容。但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她竟然是位高位截肢的残疾人,她用手驱动轮椅,一会儿在前台接待客人,一会儿到办公桌前接电话,神态自然,行动自如,大方自信,看到此景,记者顿时对这个著名国际组织增加了几分好感。还有一件事也让记者印象深刻。几天前,在一个长跑赛的观众里,记者发现了一对父子。男孩约十四、五岁的样子,是个盲童,随父亲一起来“看”比赛。爸爸不停地向儿子描述现场的情景,孩子听得高兴,不时发表几句评论,向途经他身边的选手喊着助威口号。在这浓浓的亲情中,包含着一分平等、尊重和关爱。林雪 普通话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