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是青海和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在民和三川地区作为民和土族聚居地,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土族婚俗,是土族世代相沿的文化遗产。其发展、演变与保存离不开的民俗语境。
“所谓民俗语境,是指民俗赖以和传演的以及赋予以特殊意义上的上下文关系”,三川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和社会文化为土族婚俗提供了土壤和民俗语境,使得土族婚俗得以发展和传承。
古代先民在三川地区留下的丰厚的人文历史遗迹,使得三川地区有着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三川地区土族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纳顿、土族刺绣、土族歌舞等享有盛誉。
土族文化艺术得到了发掘,广大积极参与其中,热衷于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宣传,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土族婚礼传承人不定期地参加全省组织的省内外交流演出,更好地宣传了土族婚俗文化,进一步拓展了土族婚俗文化的和传承的途径。
三川地区的土族生活习俗与汉族大致相同。民俗中有较多汉文化的内容,土族的婚礼歌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内容中包涵着大量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且大多是用汉语颂唱。
服饰已汉化,传统的土族服饰,已被款式新颖的时装所取代,只有在举行婚礼和纳顿节时偶尔见到;饮食以小麦、青稞、薯类为主;居住建筑为河湟地区传统民居——庄廓院,其中北方为正房,由三间大房组成,为最好的房间,且高于其他房间;实行棺殓土葬。
土族先民萨满教,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和传入,普遍佛教。也渗透于婚俗中,当家中定亲时,女方家中便会点燃酥油灯祈福。
也与土族息息相关,将先生成为“”,家中红白事等都会找测算。建房时,请确定大门的方位等。丧葬中,会请先生看风水、、选择茔地、择定“起灵卧葬”的时辰等。
婚姻的缔结中,男女双方父母便会找卜算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匹配,从而决定婚姻的成功与否;婚礼仪式中,新娘的上、下马的时刻和方位,新娘入草房后面朝的方位,新人的生肖合相和避相等方面均由告知。
位于官亭镇的三川科技文化中心,其内建有有土族刺绣展厅、土族婚礼文化展厅等,是一处浓缩了土族丰富文化的宣传平台。
在土族婚礼文化展厅中陈列着早期婚礼用品,以婚俗的过程为顺序逐一展出,有早期的婚礼服饰、妆奁、头饰、绣花鞋等物品,能让观众瞬间感受到当时土族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婚俗内容。
土族先民是古代吐谷浑人,源于辽东慕容部鲜卑。隋唐时期,吐谷浑族群逐渐衰落,直至吐蕃的兴起、攻占,最终。北宋以后,史料中不再见关于吐谷浑人的活动记载。
《吐谷浑史》载“留居在今青海和甘肃的吐谷浑余部,北宋以后逐渐与藏、蒙等族融合,形成今天我国西北的少数民族——土族。
明清时期,大规模移民,大量汉族迁入留居,两民族长期共处,土汉文化不断交融。可以看出,在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土族文化与羌、藏、蒙、汉等民族文化融会和整合,不断重构、变迁,形成了兼有多民族文化因素的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特征。
而婚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民族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面貌。随着土族社会发展,土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行动方式发生变革,婚俗的内容形式也随之变迁。
以史为鉴,认识土族婚俗变迁的现状,反映土族婚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土族婚俗的历史演进过程是多元互融的过程,其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与之融合。
在今天的土族婚俗中保存了吐谷浑旧俗。同时,吸收和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婚俗文化因子,呈现出多元多彩的婚俗文化图景。在历史上,吐羌融合、吐谷浑与吐蕃共融、汉文化影响以及新文化,均对土族婚俗留下了不小的影响。
综观土族的发展史,社会的发展决定着婚俗的内容,而婚俗作为民族风俗习惯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当时的土族社会状况。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土族婚俗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的婚俗内容,逐渐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发展,受国家政策、文化、经济、教育等因素影响,土族婚俗不断嬗变,即传承了传统的婚俗内容、也摒弃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婚俗内容,更受其他文化影响不断重构婚俗内容。
婚姻形式由多元为单一,传统社会的姑舅婚、姨表婚逐渐消失,结婚年龄逐渐推迟,择偶观念逐渐趋于选择,婚礼仪式简化,婚俗的物质内容逐渐丰富等,土族婚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多元化和包容性。
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提出了男女平等、恋爱、婚姻自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了的大门,提升了土族的生活水平,也使土族婚俗文化随之发生了变迁。
传统土族婚姻中,结婚年龄较早,建国以后,中央人民颁布了《中华人民国婚姻法》,其中关于婚龄的大大地影响了土族婚俗。比如经过地方的政策宣传和推行,三川地区青年结婚的年龄就有了较大的改变,早婚的现象亦已经逐渐消失。
关于传统土族婚姻缔结方式,很多情况下都是子女的婚姻由父母决定的。1949年建国以后,父母包办婚姻仍然存在。
21世纪初,年轻人的婚姻自主意识逐渐上升,近几年,年轻人的择偶完全依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双方可以是自己认识或经人介绍。也存在父母给物色配偶的,但父母都是正视子女的个人意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自己配偶的选择更加自主,意识明显增强
传统土族社会的通婚圈很小,因为过去土族普遍认为与外族通婚是民族分解的征兆。不过这种思想如今也已经逐渐。传统的土族婚配,更倾向于在本民族内。
随着教育发展、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土族与其他民族往来密切,在风俗习惯方面也逐渐交融,婚姻圈也逐渐扩大。土族通婚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大土族的婚姻观念方面更加地包容。
土族婚礼程序,从定亲到娶亲要持续很长时间,若从12岁定亲算起,至最晚16岁结婚,持续4年时间,其主要与当时的经济条件有关。
建国初期,物资匮乏,男方家需要一段时间筹备聘礼,根据笔者在三川地区的调查,六十年代,在杏儿乡一位84岁的老人回忆说:
他大儿子结婚时,为准备聘礼,到处借布票。至九十年代,随着,人民整体生活水平上升,商品充裕,整个婚俗程序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近几年,随着青年外出打工、异地工作的数量增加,为了不影响工作,一般会在半年之内完成所有的婚礼程序。
所以,土族婚礼仪式整体时间出现了显著的压缩。另一方面,除了整体时间缩短外,一些传统的仪式内容也逐渐简化,甚至消失。如现代婚俗中虽有传统仪式,但大部分仅保留了仪式的象征意义,程序和内容已大大简化。如今哭嫁仪式较少见到。
曾经土族婚礼中新娘的哭嫁是较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先后三次参加了女方家的婚礼,发现新娘“哭嫁”的仪式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问及新娘会不会哭嫁时,新娘会对于这样提问表示嘲笑,一方面体现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另一方面反应着新娘的社会地位的提高。
出现这些情况同样也与新式婚礼仪式的影响不无关系。由于新式思想的兴起,土族人民的亦发生了改变,在土族人民的思想中,神性已经遭到了弱化。从对象可以看到,土族的国家认同意识逐渐上上,对象从神性逐渐趋于现实。曾经那些“合八字”一类的习俗正在渐渐消失。
在这种情况下,新式婚礼亦同时进入了土族人民的视野。也因此,过去传统土族婚俗的跪拜礼亦遭到了部分人民的抛弃。现代文化的渗入也促进了这一,在现代婚礼中不断融入着流行歌曲,如骂媒人已成为婚礼中的娱乐环节。
综观土族的发展史,社会的发展决定着婚俗的内容,而婚俗作为民族风俗习惯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当时的土族社会状况。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土族婚俗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的婚俗内容,逐渐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发展,受国家政策、文化、经济、教育等因素影响,土族婚俗不断嬗变,即传承了传统的婚俗内容、也摒弃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婚俗内容,更受其他文化影响不断重构婚俗内容。
婚姻形式由多元为单一,传统社会的姑舅婚、姨表婚逐渐消失,结婚年龄逐渐推迟,择偶观念逐渐趋于选择,婚礼仪式简化,婚俗的物质内容逐渐丰富等,土族婚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多元化和包容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