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知青回忆】泼水节的一天

※发布时间:2017-11-23 21:47:39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来了。虽然说我到西双版纳有七年了,可是,泼水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仅仅是道听途说罢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怀着好奇的心情,我决定到以前曾支农过的勐拢寨子去,同勤劳、善良的傣家人一起欢度佳节。

  4月16日那天,天空显得特别的蔚蓝、明亮。就像用水洗过的一样,又是一个大晴天。匆匆地吃过早饭,我和小王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勐拢寨的门口。这里一派热闹的景象,简直不亚于松江大年初一岳庙里的情景。公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傣家姑娘穿着她们别具一格的民族服装。下面是红色的绸缎统裙,则是粉红的、奶黄的、湖绿色的的确良紧身衬衣,裹着那苗条的身材,更加显得线条完美,婀娜多姿。远远看去,就像一群飞舞的彩蝶,又像是一群孔雀在漫步。就连我们这些从上海、、四川大城市里来的姑娘和她们相比,也显得稍有逊色。公的两旁,则是摆满了各种商品的市场,人们可以在这里任意挑选自己所称心的东西。包括吃的、穿的、用的,无所不有。寨门中间,两棵高大的木棉树上,正怒放着一簇簇火一样红的木棉花,就像是一只只绽满笑容的傣家姑娘的脸,在热情地欢迎着南来北往的客人。那纷纷飘落的花瓣撒在地上,又仿佛是铺上了一条红色的地毯。我们就踏着这条红色的地毯,走进了寨子,来到了队长岩光的竹楼上。队长不在,据说是到大队部去了。我们放掉了自行车,就下楼来玩。

  刚走下竹楼,就见许多人都往寨子外面跑去,这是怎么回事?我们紧跟着人流,来到了一块干了的稻田里。只见一座用竹子搭成的楼塔旁,有一根很高的竹竿,竹竿的顶上拴着一只装满火药的纸筒,纸筒是用红纸糊住的,周围还有许多红纸剪成的条条,纸筒下面有一根引线顺着竹竿拖下来。一个傣族老“波涛”点着了引线,大约过了半分钟左右,只听见“呼”的一声,装有火药的纸筒带着许许多多的红纸条,一起升上了天空。那些红纸条又像一朵朵小红花一样,在天空中慢慢地飘下来。这时,从竹楼旁走出八个傣族小伙子,他们身穿白色的对襟上衣,下穿黑色的土布裤子,头上用红布包着,腰里挎着象脚鼓。嘴里唱着我们听不懂的傣族歌,还跳起了傣族舞蹈。他们的舞姿也很奇特:只见他们不停地转动着身子,手有规则地拍着大腿,时而又拍击着象脚鼓。虽然我们看了感到莫名奇妙,可旁边却还有不少傣族观众在鼓掌喝彩呢。这样的活动他们叫放高升。据说在泼水节放了高升之后,就能今年一年之中五谷丰收,无灾无害,生活幸福。其实,这也只是他们一种美好的心愿而已。在旧社会,广大傣族人民每年都要放高升,却是永远享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只有来了,了的农奴制,广大傣族人民永远结束了那琵琶鬼的生活,他们今天的生活才能像高升一样,步步高升天堂。

  泼水,是傣族人民最喜欢的活动。据说,在很久以前,西双版纳还是一片荒山,主要是因为有一个的,它精通魔法,还会喷火,它专门百姓,抢走了许多傣家姑娘。可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最怕水。有一次,它又抢走了许多姑娘,可是,这些姑娘们决心要为民除害,她们趁熟睡了的时候,从澜沧江里挑来了很多的水泼在它身上,终于被泼死了,可是姑娘们也在的挣扎中被烧死。从此,西双版纳才变成了今天这样的绿色明珠。人们为了纪念这些献身的姑娘们,把每年的四月上旬的三天定为泼水节。因为据说当年姑娘们勇敢献身的日子也是在这几天。所以,泼水的意义就在于象征着吉祥,向你问好。又成为青年男女之间表示互相爱慕的一种方法。可不是吗?今天,我又看到了,一队傣族青年们在互相泼水。只见那洁白、晶莹的水花在他们之间来回飞舞,仿佛结成了一道银色的屏障。那点点水珠又似那颗颗珍珠撒落在他们头上。尽管他们的衣服都湿透了,可他们却满不在乎,照样喧笑着。当我们走过去时,他们才客气地为我们让出一条。说实话,刚来时,我还在担心自己的衣服要被泼得湿透,谁知,他们看见我们汉族人是不会主动向你泼水的,除非你主动向他们发起“进攻”,他们才会“还击”。

  推荐:

  

住宅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