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小吃街:品昌吉味道 赏民俗文化(组图

※发布时间:2018-10-26 8:16:0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梦到找不到回家的路

  遵循传统工艺制作,保留原始味道的美食永远自带关注度,总能轻易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谈起那些代代相传的昌吉味道,很多市民张口就能说上一大串:热乎乎的粉汤、丸子汤,冰凉解暑的雪花凉、大碗酸奶,攒劲的椒麻鸡、炒羊杂,极具民族特色的油糕、火烧、馓子,大盘的羊羔肉、胡辣羊蹄、九碗三行子…真是再给十个指头也数不完。

  而这些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在昌吉小吃一条街全都能找到。如今,小吃街不仅在昌吉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是成了南来北往的过客们一吃难忘的心头好。 同样的食物,不同的制作手法,但相同的是,它们锁住的是昌吉独有的味道。

  8月8日,在小吃街,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郭静正在马氏油糕店排队买油糕。她告诉记者,上大学时,同宿舍的昌吉舍友每次返校都会带油糕回去给大家品尝。“第一次吃就爱上了这里的油糕,毕业以后没人给带了,我就自己跑来买。”郭静说,只要一有空来昌吉,都会来小吃街带几盒油糕回去。据记者了解,油糕店生意最好时,一天可以用掉7大袋天山面粉。

  在榆树沟马氏丸子汤店,一碗热腾腾的丸子汤肉香浓郁,汤汁倍感鲜香。鲜美的肉丸子静静地卧在汤里,还有菠菜、粉块等点缀其中。丸子汤的制作过程非常耗时,老板马淑芳介绍说,为了丸子的肉感鲜嫩,店里每天清晨都会去肉店挑选最新鲜的牛肉做丸子,上乘的牛骨用来熬汤,配上香软可口的油塔子、蒸油香,堪称饮食一绝。

  同样,小吃街的马氏粉汤店,很多人也是慕名而来。用餐高峰期时,店里的餐桌常年张张客满。那漂着油花的羊肉汤,还没吃进嘴里,仅是那酸辣可口的飘香就足以让人口水直流。店里还有特色金牌酱牛骨,令人垂涎三尺。

  小吃街里的老朋友椒麻鸡店也是一家老店,老板张凯丽非常自豪地说,“我们是昌吉第一家椒麻鸡店,当时叫小沙椒麻鸡,从2000年创店至今已有4家分店了。”张凯丽介绍,做椒麻鸡一定要选一年以上的土鸡,都是当天现宰不过夜。煮的时间要把握在两小时左右,火候要恰当,这样鸡肉嚼起来才有韧劲。此外,熬制椒麻汤汁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两个小时,什么时间加什么料,都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才能上桌的椒麻鸡鲜香味足。

  据悉,2008年正式投入运营的昌吉小吃街,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是商铺林立,人群熙攘。这里的美食以回族小吃为主,大都曾获“中华名小吃”“新疆名小吃”或“昌吉名小吃”等称号,进入店内,几乎每家墙上都挂着牌和获菜品的照片,店门前经常排着等候的长队。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昌吉小吃街里的美食,多数家庭都只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如今日子好了,这些美食早已成为老百姓的零食,随时可以吃上。近年来,昌吉市不断挖掘饮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围绕“吃出健康、吃出文化、吃出品位”的战略目标,全力打造“中国小吃之乡”品牌。

  走进小吃街,你可以看到,所有建筑都是回族与汉族传统建筑艺术的融合,古朴精美的砖雕,依屋傍墙。整个小吃街结构及外形呈传统四合院平面布局,共有6幢古香古色的回族建筑风格的楼体,融入了族的砖雕艺术。街前牌楼门庭,街中花儿戏台以及35米高的观光平安塔,尽显古朴典雅的民族风格。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喝到地道的盖碗茶,品尝正的小吃,购买精美的回族手工艺品,旅游旺季时,还能欣赏到热情的“花儿”表演。

  此外,小吃街还遵循穆斯林不抽烟、不喝酒的风俗习惯,这不仅有利于的清新整洁,也避免了一些安全隐患。在这里,各族商户都认认真真做着自家赋有民族特色的美食,兢兢业业经营着自己不大却宾朋满座的店面。可以说,小吃街汇聚的不仅是回族的各色美食,更凝结着昌吉人对回族饮食文化以及民俗传统的坚守和传承。

  集中体现了昌吉地域文化、饮食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小吃街,已成为昌吉民俗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住宅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