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泼水节的民族特色与教元素

※发布时间:2018-11-14 17:34:39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4月中旬,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举行被称为“东方狂欢节”的泼水节狂欢活动,人们用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以及部分佤族、阿昌族等民族的节日,又被称为浴佛节、堆沙节、采花节、浇花节等,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称泼水节为“宋干”,缅甸语则称为“摩诃丁键”。泼水节在每年傣历六月至七月六日之间(公历4月中旬)举行,节期通常为三天。节日的第一天为除夕,傣语称“宛多尚罕”;第二天,傣语称“宛脑”,意为空日,即这天既不属旧年也不属新年;第三天为元旦,傣语称“宛叭宛玛”,即“日子之王到来的一天”。

  泼水节与南传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并可追溯到印度的婆罗门教。泼水之俗,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教仪式。新年伊始,婆罗门都要到河边沐浴以洗去,吉祥。年迈体弱之人却无法到河边沐浴,便让子女和亲友挑水为他们泼水洗罪。婆罗门又认为泼水节是帝释考察的日子,通常为4天,第一天是迎接日,第二天是下降日,第三天是巡察日,第四天是回驾日。传说中帝释下凡时的坐骑和手中物品每年不同,坐骑有龙、妙翅鸟、良驹、壮牛、罗刹等,手持物品有武器、火把、水壶等。人们根据这些来预测当年农业的收成状况,如果骑牛拿水壶,预示雨水充足、五谷丰登;如果拿着火把,则预示干旱。婆罗门在宣布农业年成预测结果之后,就互相泼水,有助天降雨、祈求丰收之意。

  在泼水节流传过程中,傣泰民族逐渐将泼水节与本民族的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含义和民族特色。傣族地区家喻户晓的传说是:在古代傣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个的,水淹、火烧、箭射、刀砍都不了他。他的7个妻子都是抢来的民间女子,对却又奈何不了他。后来,7个女子知道了只要拔下的一根头发做成“弦弓”,就可以把他。然而,推背图 详解的头滚到哪里,哪里就燃起熊熊大火,给带来无穷灾难。为了灭火,7个女子只好轮流把的头捧在怀里,一年交换一次,一共轮了7次,才闭目死去,火焰不再蔓延。每当一人抱住,其他人便一起用净水向她泼去,洗净她身上的。后来,傣族人民为了纪念这7位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女子,就定在每年新年举行泼水仪式,祈求一年中消除灾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傣族泼水节最初是一个农耕岁时节日,在一年之首(傣历以六月为岁首)驱旱求雨、祈求丰收。

  泼水节后来吸收佛教元素,与佛教教义相融合,逐渐带上了教色彩。在斯里兰卡及一些南传佛教的南亚、东南亚国家,这一天也是新年佳节,却不是佛诞节。在1950年的“世佛联”成立大会上,把公历五月的月圆日定为佛诞节。而在云南南传佛教的傣族地区,则把的出生、得道、涅槃的日子并入泼水节,举行隆重的浴佛仪式,称为“浴佛节”。

  傣族的南传佛要节日有泼水节、安居节、赕白象节、赕塔节等等,皆是围绕“赕佛”活动来进行的。

  “赕”是南传佛教的专用术语,意为奉献、布施、,是对南传佛教所有活动的总称,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南传佛教认为,人生所经历的都不外乎是“苦”,主张和救赎,故在日常生活中提倡赕佛,通过赕佛积累个人的,断灭诸苦和烦恼。贝叶经《赕喃》说,如果不做赕,人要生病,要受“十种痛苦”。因此,“多赕多得福,少赕少得福,不赕不得福”的说法在西双版纳傣族深入、广为流传。

  地方史志对傣族在泼水节期间斋僧赕佛、泼水祈福的历史记载颇多。道光《云南通志》载:“僰夷(摆夷,傣族),以季春为岁首,男女老幼俱着新衣,摘取各种山花,并以糯米蒸熟,染成五色斋供,齐赴缅寺,鸣鼓击钵,供献佛前,听缅僧诵经,名为担佛(即赕佛),旋以各种山花插于沙堆之上,谓为堆沙。又男女均以竹筒取水互相洒泼,以湿衣为乐。”神与人,僧与俗,在节日中交融互动,神圣与得以融合。

  傣族现在泼水节的主要活动有采花、堆沙、浴佛、诵经祈福、赛龙舟、泼水、丢包、放孔、赶摆等等,也会有歌舞娱乐和商贸。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人们赋予泼水节更多的内涵,发掘出更多的优秀民族文化资源,激活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