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9月—10月,国际气象组织(IMO)在美国召开了45国气象局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当第30份批准书提交后的第30天,即为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之日。1947年9月—10月,国际气象组织(IMO)在美国召开了45国气象局长会议,决定成立世界气象组织,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当第30份批准书提交后的第30天,即为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之日。
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提交了第30份批准书,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诞生。为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执委会第20届会议决定,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的这一天,世界的气象工作者都要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纪念和庆祝。
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情况以及气象部门在经济和国防建设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推动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世界气象组织是世界和地区之间开展气象业务和气象科学合作活动的国际机构,总部设在瑞士。世界气象组织拥有151个,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最早的创始国和签字国之一。世界气象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促进世界范围气象观测网的建立和推行气象观测业务标准化。促进国际间的气象资料交换和提出观测、统计资料的统一规格;促进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资源、农业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促进水文业务的开展和加强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间的合作;鼓励气象学及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
全球气候变暖使世界各地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明显增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全球综合观测,人类可获得有关天气、气候和水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掌握这些信息虽然无法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可以做到对灾害进行早期预警,提前防范,以及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所造成的影响。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