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中医著作《黄帝内经》就提出了“”的概念。从此,中国古代针灸医术基本形成。用针灸行医救人,必须遵循人体正确的。由于没有直观形象作为参考,非但不方便,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宋仁赵祯诏令宫廷医官、著名医学家王惟一,考证针灸之法,在开封城铸造针灸铜人,作为针灸之准则。
宋代针灸铜人后来因战乱遗失。1987年,开封组织专家多方考证,重铸成功,使国宝重现于世,2006年针灸铜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开封大相国寺仁济堂就藏有一具仿宋针灸铜人和六经针经石刻。在开封大宋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也有一尊按照针灸铜人原型复制的线日下午,博物馆负责人张彩凤说,“宋代针灸铜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铸成的针灸铜人,它开创了世界上用铜人作为人体模型进行针灸教学的先河,这比的解剖医学早了近800年。更重要的是,针灸铜人及释解图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首次由颁布的针灸标准。” 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消息传来,开封人倍感振奋和自豪。开封成语典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孝斌说,“宋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科技史上是一个高峰,当时的诸多发明创造界范围内居领先地位。针灸铜人即是其一,1000多年来,为中华儿女的身体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习将它赠送给世卫组织,不仅让中医得更远,而且有利于中国传统医学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