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瑞士美食> 文章内容

戏剧节“同步”意义大于“好看”

※发布时间:2018-12-20 8:51:17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原标题:戏剧节“同步”意义大于“好看” 戏剧节与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英国艺术节并称

  戏剧节与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英国艺术节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节,是德语区一年一度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戏剧艺术节。在普通观众看来,戏剧节选戏标准不同于其他戏剧节,剧目更注重对社会议题和公共话题的探讨,也许从“观赏性”上来说有些剧目会挑战观众的传统观戏体验,但“反思性”却很高。每年戏剧节会由评委会挑选出十部“最值得关注”的作品,旨在加深戏剧与当代生活的交流沟通。

  而“戏剧节在中国”则是每年从戏剧节的十部“最值得关注”作品中挑选出2-3部,原版引进至中国演出,该项目由吴氏策划联合歌德学院(中国)共同呈现,并获得“戏剧节”、的大力支持,到今年“戏剧节在中国”已进入第三年。从2016年开始“戏剧节在中国”依次带来过《共同基础》《他她它》《国家剧院的绊脚石》等高话题度的戏剧作品,除外,剧目也同步推广到中国其他梦到房子着火城市。同时每届都会辅以工作坊、导赏、等外延活动将中国观众深度带入戏剧世界。

  本届“戏剧节在中国”七月如约而至,上周末引进剧目《轻松五章》在天桥艺术中心完成了演出,同时两场中、德戏剧人参与的也与观众见面。新京报记者专访“戏剧节”评委希琳·索伊特拉瓦拉,戏剧节戏剧顾问杰洛恩·维斯蒂拉以及歌德学院院长柯理博士,揭秘“戏剧节在中国”选戏幕后,回应2018年引进剧目减少的原因,以及探讨当今德语戏剧的现状与趋势。

  “戏剧节”在每年举办一次。戏剧节组委会按照地区划分将、瑞士和奥地利这些德语地区分给七位评审委员,主管该地区的评审委员只负责自己所负责区域的戏剧作品首演,有时也会看作品的排练过程并进行专业评判。初选阶段评审委员共能圈定出“最特别的”400多部作品,七位会互通邮件,最终定出十部“最值得关注”作品并邀请他们前来演出。

  值得注意的是,评审委员基本按照自己的分管领域定期集中到去开会讨论提出,但对于每一部作品的关注方向他们彼此都不相同。当评审委员最终表决,如果在剧目的选择上很难形成一个共识,每人都自己的原则的话,“戏剧节”评委希琳·索伊特拉瓦拉解释说“一般发生类似情况,这部作品就必须得到四张评委选票,超过半数的评委同意这部作品,才能获得‘戏剧节’入围资格”。

  拥有数量庞大的戏剧观众,同时在各个领域也拥有由专业度很强的戏剧专家所制定的一套严格评判规则,所以对于剧团来说,能到戏剧节演出就证明他们自己的能力和他们的剧作有特别之处。

  “戏剧节在中国”历年来的演出作品是由中、德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从“戏剧节”10部“最值得关注”作品中评选而出,中国戏剧观众能从这个项目里看到世界先锋戏剧现场。2018年“戏剧节在中国”召集的5位专业评审分别为:艺术节常务总监托马斯·奥伯伦德、中国驻大文化参赞陈平、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院长柯理博士和戏剧节艺术总监伊冯娜·巴登霍尔策、戏剧导演孟京辉。

  今年“戏剧节在中国”期间,除有CAMPO艺术中心《轻松五章》的现场演出外,还免费放映了往年入围了戏剧节作品演出——分别是2017年巴塞尔剧院话剧场入围作品《三姐妹》、人民剧院2012年入围作品《汝爱》及慕尼黑室内剧院2013年入围作品《英戈尔施塔特的》。此外还包括讨论当前中德戏剧界发展动态和趋势的多场中德戏剧人论坛、剧目导赏等总计18场活动。

  “戏剧节在中国”三年以来,始终致力于将最先锋的剧目引进到中国,当问及是否也有可能将中国的戏剧作品带到去演出时,歌德学院院长柯理博士表示“我们非常希望有机会能把中国的戏剧作品带到,但从艺术的角度来讲,最终做决定的还是的剧院。在这方面其实我们一直在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就像‘戏剧节在中国’的重点是将在和欧洲正在发生的事情展现给中国观众一样,我们也希望通过努力,用同样的方式把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展现给观众。”

  比起往年,今年原版引进到中国演出的作品只有《轻松五章》这一部。歌德学院院长柯理博士解释说这是因为需要面对档期、舞台布景、剧目审查、演出许可等诸多问题,所以导致三个剧目无法同时全部来到中国。比如原计划邀请的高尔基剧院演出,由于舞台设置的故障及运输复杂性,最终很遗憾未能成行,对于这个问题,柯理博士表示“目前吴氏策划、歌德学院、与戏剧节都在积极进行明年‘戏剧节在中国’的筹划,希望2019年能够有更多的剧目到中国来。”

  “戏剧节在中国”的重点是将在和欧洲正在发生的事情展现给中国观众,我们也希望通过努力,用同样的方式把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展现给观众。”

  “戏剧节”倾向提供比较大的话题热点,让大家看到戏剧发展的前景和倾向,甚至进一步讨论戏剧对社会的影响。并且他们始终支持和鼓励新作品的出现,引入“剧本市场”的竞争机制,每年评审委员会关注在国际上出现的新剧目,同时创作者会把自己的剧本寄到评审委员会,包括一些没有发表过的年轻剧作家的剧本作品,与该机制联动的“国际论坛”平台也会选出国际上值得关注的年轻艺术家作品进行讨论。戏剧节顾问杰洛恩·维斯蒂拉表示“所有的艺术家都可以参与这个竞选,他们将会被留在进行作品交流与讨论。‘国际论坛’不仅仅让的观众能够看到现在戏剧界所涌现的一批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同时也能够放眼国际,看到当今国际戏剧界的发展趋势”。

  此外“戏剧节”非常关注国家剧院的发展,在构思未来的话剧趋势时,杰洛恩·维斯蒂拉觉得“我们目前能够看到很多各种各样的资金流向剧场,但这样下去对戏剧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好处,虽然在短时间之内可能没有办法赢得像以前一样大量的观众,但我们必须要想到新的理论和想法未来话剧的演出,让更多的年轻人到剧院来看话剧,因此在这些领域我们需要加速发展,格外的要投入一些关注。”

  采访中得知,将许多经典长篇小说改编成剧本是近五到十年来戏剧的发展趋势,创作者以传统经典戏剧作品为基础,在内容上进行突破创新,变成了一个新的戏剧作品。同时在十年之内,几乎所有的戏剧导演与剧院会去将一些长篇小说或者已经上演过的电影来进行改编搬上舞台。以这次从2017年“最值得关注”作品中精选而出,以演出呈现给中国观众的巴塞尔剧院话剧场作品《三姐妹》为例,虽然原作是契诃夫的作品,却由一位非常年轻的瑞士导演对它进行了改编,只保留剧中的人物及整体矛盾关系框架,但剧中所有对话由导演自己重新创作。这种新的改编方式增添了趣味性,在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改编方式创作度很大,这在目前是一种全新创作趋势。

  关于这种趋势希琳·索伊特拉瓦拉认为“大多数观众都能够接受这样的改编,我们(戏剧节)同时也在尝试着挖掘这些新编剧目的目的是什么?传统剧目用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进行尝试,它的实验性和新的方向在哪里?我不能简单《哈姆雷特》的演出方式和纸上写出来的是不一样的,对我们来说‘戏剧节’更倾向于比较创新的演出方式。”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http://cdgw.hengpunai.cn:27531/)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