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经济地理丨千帆隐映来 北部湾进阶风起云涌

※发布时间:2022-6-2 0:35:35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眼皮跳吉凶潮起北部湾,奋楫一体化。近日,《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印发,要求北部湾城市群努力发展壮大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接续动力源。南宁、湛江、海口等城市迎来新一轮发展利好。但是,当前北部湾城市群建设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有限,部分节点城市发展不及预期等,未来北部湾城市群要如何爬坡过坎?作为核心城市的南宁如何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如何进一步增强城市之间的向心力?这些困局的破解着北部湾地区的智慧。

  东风劲吹处,满目春色新,北部湾城市群再迎重磅利好。近日,国家发展委印发《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的方向径和任务举措。

  北部湾城市群进入快速发展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处处长李世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部湾城市群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向海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合作水平,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注入强劲动能;有利于畅通国内强大市场和东盟市场循环大通道,构建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助力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北部湾城市群优势何在?“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一语道出了北部湾城市群的区位优势。翻开地图,北部湾城市群地跨广西、广东、海南三省区,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内大循环看,北部湾城市群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沿海纵轴最南端,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珠江西江经济带均有毗邻或交集关系,是国内大循环的关键节点。从外部循环来看,北部湾城市群是我国沿海沿边的交会地区,是海上丝绸之的重要枢纽,在我国与东盟合作的大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回顾2017年印发的《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应习文认为,《实施方案》有以下新的亮点:一是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北部湾城市群进一步发展壮大,并向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品质一流的蓝色海湾城市群迈进。二是把握RCEP生效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引领,围绕RCEP、海南自贸港等重大契机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化便利化。三是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合理布局5G网络、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促进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创新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四是提出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协同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特别是在城市发展、产业承接、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措施。五是融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核电等新能源产业,加快传统行业低碳转型。六是提出建设统一大市场,加快市场一体化建设,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制度,区域分割和地方,打造市场化化国际化营商。在李世泽看来,《实施方案》的亮点与创新主要体现在:陆海一体、全域、重点开发,提出加快构建开发与相协调、城市与港口相支撑、通道与口岸相促进的空间格局,包括“一湾”、打造“两轴”、做强“一核一圈”、提升“两极”和节点城市等,视野开阔、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针对性、逻辑性、可操作性很强;突出向海发展,提出建设向海经济体系,这不仅是发展模式的变革,也是发展空间的拓展;以人民为中心,提出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这为共同打造幸福北部湾提供了支撑;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健全安全保障体系,这有利于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北部湾城市群建设的美好蓝图跃然纸上:到2025年,北部湾城市群进一步发展壮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一体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生态优美、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的蓝色海湾城市群初步建成。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的品质一流的蓝色海湾城市群。

  愿景美好,但是北部湾城市群发展壮大仍须努力爬坡过坎。北部湾城市群地跨广西、广东、海南三省区,同时面临着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但具体到每个区域又都各有倚重。从北部湾城市群与周边区域战略协同发展的难点看,应习文分析称,一是与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相比,北部湾城市群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二是北部湾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偏重,“双碳”目标下亟待转型;三是与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相比,南宁、海口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四是与基础设施短板依然存在。“通常来说,行政壁垒是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最大掣肘。北部湾城市群也不例外,其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难点在于打破行政壁垒、构建协同机制。”李世泽认为,北部湾城市群协同发展涵盖优化空间格局、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产业高水平分工协作、共建高水平蓝色生态湾区、对内对外双向等方面,涉及海域陆域,联通国内国际,且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利益、政策取向各有差异,画好“同心圆”,共下“一盘棋”谈何容易?在区域内各板块都有各自战略牵引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北部湾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应习文强调,北部湾城市群要加快补短板,包括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加快与周边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提升城市治理和治理水平等。要加快建设区域统一大市场,加强跨地区、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深化“放管服”,建设面向东盟的统一大市场。李世泽,北部湾城市群应立足现实基础,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借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经验,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协同机制建设上下功夫、见真章、求突破。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更好结合,尤其要发挥好市场决定性作用,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让要素在更大范围内高效便捷流动,创造产业顺畅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建立城市群发展省际工作机制、城市间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和领导干部交流机制、建立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加强跨区域产业转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园区合作、平台共建、污染联防联治等重大事项衔接沟通与联合推进,让城市群协同发展落地见效。

  李世泽坦言,“北部湾城市群发展壮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区域内缺乏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特大城市,南宁等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集聚和辐射效应不足,国际合作、金融服务、信息交流、创业创新等功能有待完善。”

  作为北部湾城市群“一核”,南宁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0.9亿元,常住人口为883.28万人。《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增强南宁发展能级和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李世泽,大力实施“强首府”战略,着力建设南宁核心城市,构建“一带一”有机衔接的门户枢纽和内陆型经济高地,在北部湾城市群中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做优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培育引进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大力发展跨境运输,构建现代化多式联运网络,把南宁打造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提升“南宁渠道”国际影响力,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中国—东盟信息港、中国—东盟金融城、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等重大平台。“近年来,‘强首府’与南北钦防一体化联动发展深入推进,但都市圈内综合交通、产业发展、合作、公共服务等协同发展水平还不高。”为此,李世泽,必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合作共赢,促进南北钦防深度同城化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加快建设同城化综合交通网络,实现南北钦防等主要城市1小时联通。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建立常态化联合招商机制,合作共建平台、产业园区、科研平台,实现陆海、江海、边海联动发展。强化都市圈内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公共服务同城化均等化。应习文提醒,要加强产业园区和科研平台合作共建,沿南北钦防城镇发展轴布局特色产业园区,提升都市圈产业协同能力。强化城市群风险防控体系,健全一体化风险预防处置机制。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的北部湾城市群,要把建设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作为发展先行。“要想富,先修。”一个区域的发展,交通起到了基础支撑和先行引领的重要作用,交通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为北部湾城市群指明了大方向,就是“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依托,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无论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还是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必须率先发力。事实上,西部陆海新通道主战场也在广西。“十四五”期间,广西将围绕建设“交通大省”的主线目标,增强西南地区、东盟国家经广西与粤港澳便捷沟通的通道能力,构筑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大通道。2021年,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方面重点推进23个交通项目,其中铁项目6个、高速公项目9个、水运项目8个。《广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广西对交通的投资规模将超1.5万亿元。在铁方面,按照广西现阶段规划方案,广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共规划建设11条铁通道。在高速公方面,桂粤两省区达成共识规划建设的高速公通道共15条。在水运方面,广西将着力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3月17日,静态投资680亿元的平陆运河项目正式立项。平陆运河全长约140公里,项目按内河I级航道(3000吨级船舶)标准建设,运河连通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将以最短距离打通西江干流入海通道。运河建成后,将从根本上缓解西江下游通航压力,并通过铁水联运,减轻长江通航压力,远期与正在研究论证的湘桂运河衔接,将纵向贯通长江、珠江及北部湾,更好服务西南、中南地区向南入海直达东盟。在发展思上,北部湾城市群可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做法。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后,交通领域率先发力。2014年,交通运输部成立了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三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立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联席会议机制,交通一体化工作机制率先建立,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驶入快车道。

  

住宅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