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中国经济地理:广东工业化水平追赶苏沪的漫漫长

※发布时间:2019-7-9 6:46:06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一种老声常谈的观点是,广东被长三角赶超了。言下之意为,粤省曾经在过往某个时期非常辉煌,然后长三角作为后起之秀,逼近乃至超越之。但是仔细梳理探究,会发现,实际的情况是,广东相较于苏沪,在产业技术水平上,一直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呈现的却是逐渐缩小的态势。

  为何苏沪并举,因为这两地有一定的类同性,包括解放前产业基础的累积,计划经济时期的发展,改开后大力引进外资,以及产业上一直保持高技术性等等。而同属长三角的浙江,则是另一条截然不同的线。如有机会,在此系列文章中另外专门探讨。此外,之所以把苏沪合并来和广东比较,因为单取江苏一省,则其产业结构并不完整,包括高端服务业、港口、机场、证交所等等都被上海分割去,和粤省直接对照则不具备可比性,所以此处苏沪合并来探讨。

  我们追溯历史。以新中国成立为一个节点。当此之时,全中国的工业水平处在一个极低的程度。即使当时号称远东第一繁华的上海,其繁华的根本依托在于利用长江水和沪赣京沪铁向全国倾销洋油洋钉洋火洋布等进口商品,利用此贸易差价赚取财富并由此产生依附于此的娱乐商业电影等等,当然也实行了极低程度上的进口替代工业,但远不能和同时代的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其他地区(东北除外)则更等而下之。从当时尚落后于美欧的日本,发动侵略数日之内可以直取中国首都,就可以想见当时中国工业化水平之低下。当然,由于苏沪地处当时的首都区,其人口和商业聚集能力比之其他区域要更胜一筹。如解放前夕,上海人口达到400余万,而其他各城都在100万级别。但只是大,远谈不上强。而当时的广东,产业主要集中于广州一地,可以视为一个缩小版的的上海,只是其辐射范围只局限于珠江流域,可以说是既小且弱了。

  计划经济时期:苏沪演进成轻工业,广东被遗弃发展长期滞后。在解放后,第一波工业化的,可以说是苏联对中国的156项援建。这些援建,一部分是恢复被的满洲国工厂,一部分则是新建。从布局上,高度集中于华北及东北区。它的建成,奠定了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经济北重南轻的基本格局。第二波,是中苏关系恶化后,出于国防的考量,进行的大三线建设,也就是把装备工业军工工业高科技等等迁徙到西部的山区。这时候北有老工业,西有三线,东有华东传统轻工业,按照均衡原则,到了七十年代,应当发展南方的工业空白区了,可此时恰恰赶上了。所以造成的一个结果是,到70年代末为止,从浙江南部,到福建,到广东,再到广西,是当时全国范围内工业布局的最薄弱片。而上海和苏南相对来说比较幸运的地方在于,由于北方的工业多集中于重工业,全国范围内需要发展一定轻纺工业与之平衡。上海苏南有轻工业的基础,距离北方原材料供应地也不算太远,所以逐步演进成一个轻工业的制造,如肥皂、自行车、奶糖、羊毛衫等等。产业层次不高,但规模上已经相当可观。而当时广东则仅仅被定义为经济作物的种植。如广州韶关几市,有几家小工厂,也是散小零弱。的做下判断,在前夕,广东的工业化水平约落后于苏沪30年左右。

  改开早期:广东的低水平扩张及苏沪的重工业化。当80年代初期,广东率先经济特区,是否实现了工业水平的反超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我们务必要一个久已流传但却有所偏颇的观点,即80年代举全国之力建设广东一省。我们知道,80年代广东享受到的最大优待是税收的定额上解,即一定程度上的税收包干。但与之相应,该时期国家也基本很少在广东投资重大工业及基建项目。当时全国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呢?一是以葛洲坝为代表的一批大水电;二是集中布局于华北华东的数个乙烯及炼油等石化项目;三是偏重于部的铁基建。我们进一步的深入,国家广东的真正目的,并非要把其打造为一个重要的工业。而是为了弥补当时外汇不足的困境。要工业化,就要大量进口机械、石化、钢铁等等大型成套设备,这需要巨额的外汇,而当时中国的出口只依赖丝绸、猪鬃、桐油之类土特产和少量石油出口,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故而产生了很高逆差。这时候,高看到了四小龙及东南亚地区利用出口加工获取外汇的成功,就打算利用广东作为这样一个出口加工的,来为其他地区的工业化赚外汇。更夸张的说,如果赚外汇帮助工业化的历史完成之后,它可能被减弱或取消。只是,最后广东的发展,大大的超出了领导的预想。并最终促成了中国的全面转型。

  那么,在并没有最大力度支持下,广东初步工业化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原因何在呢?首先,是在于国际大的有利格局。当此之时,美国的IT产业方兴未艾,并播散到欧洲日本等地,发达国家都急切的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被大量的外包出去或者依赖进口。这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从供给方面,四小龙都是人小地狭的经济体,很快就达到饱和。而广东携当时中国极低的劳动力价格,闯入这样一个无比庞大的市场,自然就拥有了几乎无限的发展空间,而除劳动力和土地之外的其他配合要素,则由和广东具有血缘近亲的人代为包办,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完美搭配。所以,这就促成广东在1990年前后,经济总量赶上江苏。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总量追及,并不意味着产业水平也达到相当的水平。首先,彼时全国仍然是双轨制,江苏和上海处于计划经济的框架内,所以很多公共服务是以福利的形式提供,并没有以实际价值计入P中。也就是说,当时上海和江苏的经济,相较于广东是被低估的。如果把这部分考虑进去,江苏线倍左右。另一方面,在这十余年间,苏南及上海不动声色间已然跃迁到一个更高的产业水平。表面上看,上海产出的风靡全国的轻工业品被广东的产品取代,如电子表、牛仔裤、健力宝等流行全国,但是上海制造的重心已经变成汽车、船舶、高端钢材、石化产品。这些产品距离老百姓的日常所见甚远,不为人所熟知,但是其占据产业的上游,更容易攫取巨额利润。而江苏在此期间也发展了金陵石化、仪征化纤、扬子石化等重型工业及无锡微电子。所以,到90年代初期,广东距离苏沪,其工业化水平仍有10-20年的差距。

  九十年代中期至零零年代中期:广东的初步重工业化与苏沪的进一步产业升级。我们回到1992年这个重要的节点试观察之,之所以说1992重要,一方面在于南巡讲话肯定了广东的成就和线,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另一方面又是现在一般宣传上所谓上海新生的起点。我们事后知道,此后上海将展开十几年高歌猛进的浦东大开发,但是老练而的上海人,在这个起点上,并没有采用常规的鼓劲和造势的宣传手段,而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以一种哀兵必胜的态势更多的突出上海人当时的窘境,比如之差,居住条件之劣等等。但明眼人一眼可以看出,除了住房面积小这一条之外,其他无论实际享受的物质,还是医疗科教等等公共服务,上海人比起当时占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来说,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了。最关键的一点是,上海表面上市容的繁华被人超过,但是在其背后,宝钢、上汽、金山石化、上海电气、江南造船为骨架的现代重工业体系,或者已然形成,或者行将完工。它们是彼时乃至今日,所处行业里,或者全国规模最大或者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工业企业。以后的几十年间,将以一种印钞机的速度不断为上海赚取滚滚财流。我们知道,此后中国为世界所熟知的,是大量制造服装,鞋帽,机电,家电,电子的世界工厂。而这些下业,无一不依赖化工、钢铁、机械等为其提供上游支持。所以下游越是膨胀,上游越是闷声发大财。而下游的门槛太低,人人都可进入,除了最初期可以获取超级利润外,后来者会一直处于恶性竞争及极低利润的线上。上游或者由于审批的把关,或者由于需要的资金实在太大,长期拥有供不应求的半垄断地位。我们与其说,浦东大开发带来上海繁荣,毋宁说,这些重工业为上海赚的钱实在多,所以需要浦东这么一个地方,来展示其成功的荣耀。当然,浦东的繁花似锦,也确实进一步的吸收了外资的涌入,带来更进一步的提高。那是后话。

  我们再反观广东当时的处境,表面上看,风光无限,从2200年前的任嚣开岭南起,第一次站在了中国第一省的上。但实际上却丝毫不乐观。广州和深圳,是当时两个繁华的中心城市,但它们更多是依赖贸易,展会,窗口公司,人的旅游等等赚快钱,能在全国站住脚的有实力的工业企业,凤毛麟角。而当时广东的工业支撑,更多是靠“四小虎”,即中莞南顺,它们的产业层次,主要停留在日化、食品、服装、建陶这个层面,家电已经属于比较高端的产业。而以后它们的发展要依赖从外国或长三角输入的上游原材料,利润被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但是有利的转变也出现了,一部分高层能够看到广东所处的绝佳地理,极适合发展为和长江口旗鼓相当的一个新兴重工业中心,原因会在后文展开分析。另一方面,税制的,表面上让其吃亏。但是从利益等价原则看,这也使得央企开始大规模在广东投资。基建上看,各条高速的建设,京九的迅速动工及建成(这里也有其他因素的帮助),集装箱港口。重工业上,先是小规模试探性的茂名乙烯,大亚湾核电,接着有广州石化,大亚湾炼化。广汽主要是地方上的成功,但是作为央企的东风日产也跻身进来。广东的重工业化,可以说是悄然起步了,但就其规模而言,还远不能和苏沪相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90年代中期,出现了市场经济以来第一次经济过热泡沫,其重灾区是海南,之后十几年都未完全恢复,而广东的局部地方,也受到。这又带来两个后果,第一是珠海的发展受到影响,第二是在新世纪之后的又一次过热泡沫中,广东和其他一些地方截然不同的表现,这个可能在涉及浙江的章节中讨论。

  言归正传,我们再来看江苏呢,也并没有闲着。从某种意义上讲,苏南可能拥有中国最好的地方。他们始终如一的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感,引领着地方进行永不止息的产业升级。与之相比,某些地方,或者是浑浑噩噩,或者是酒囊饭袋。苏南当时的重工业基础已经很好,乡镇企业也在全国名声在外,但是他们仍然跑到东莞等地去借鉴学习及“招商引资”,主要针对。实际上,纯从产业层次上看,那时的江苏是高于东莞很多的。但是,危机感使他们担忧,新兴的电子产业,极有可能使得当时风光的传统重产业成为明日黄花。事后的印证来看,对了一半。电子产业确实成长为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也是中国去闯世界的主要拳头,但传统重工业也丝毫没有失去其强大。可以说,苏南的招商,并非落后学习发达,而是先进地区,为了保持其地位,对于自己短板产业的补足。而苏南的招商,和东莞的随意与漫不经心,全然不同。他们一开始就怀有很强的目的性,第一是确定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当时看来,东莞的台式机零部件,独领,但是笔记本极有可能后来居上。第二是锻造产业链,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苏南的地方领导人,把一台笔记本电脑拆开,看到某个零部件尚未有配件企业入驻,就专门针对生产该零件的龙头企业进行招商。产业链实际上也成为日后中国工业的真正竞争力之所在。比起单纯的依赖低价劳动力而言,有了产业链的存在,就使得生产相关产品的厂家,能够在一个极小的半径内,以极低的物流和时间成本,完成相关部件的采购。而反过来,上游零件企业,也只有在这样一个产业氛围浓重的地方,才能找到最多的客户。两者的上下互相依存,一如自然界中完美伴生的生态链。不管是人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等地,还是技术水准更高的美欧,在特定产业上,都无法与之展开竞争。大抵到了98年之后,苏南在电子产业上的这种产业链模式,就凸显出其优势,果不其然的,台式机衰落,笔记本雄起,“东莞塞车,全球感冒”被昆山塞车取代。

  但是,在新兴产业领域,广东并不是真正的浑浑噩噩,他们或者是出于无心插柳,或者是依赖于直觉的智慧,创造出另一番景象。大概从荔枝节改办为高交会起,深圳的高科技产业以令人瞠目的速度突飞猛进。如果我们把苏南比作一个尽职尽责的农夫,对于作物的生长,制订出最为详尽的规划,在每一个环节,都倍加关怀,所以得到了高产的收获。那么深圳的IT产业成长,更像是在一片肥沃的土地上,随意大播撒种子,然后让它们互相自然选择与淘汰。这个过程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珠三角普遍存在的工作强度大,和员工福利低等负面形象,本质上来说,是这种竞争的外部体现。但是,竞争越是大,最后活下的企业,越是真正的强者。所以它们为中国贡献了如华为、中兴、迈瑞等一批真正具有极强竞争力的王者。至于精耕细作和粗放播撒这两种模式孰优孰劣,现在仍然处在时间的裁决中。并不是本文探讨的主题,姑且告一段落。最后,整体上总结一下这段时间,大抵到2003年前后,广东前期积累的隐忧大面积的出来,苏沪也达到一个极为辉煌的顶点。此时两地的产业差距,广东仍然落后苏沪10年以上。

  新世纪的新变化,苏沪升级进入徘徊期,广东与苏沪在产业争夺上的第一次近距离直接竞争。前文提及2003年这个节点,是因为这一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这年是广东以来的极衰年。首先,是年爆发了,这给广东的公共形象造成了性打击。当然,时至今日,具体的爆发成因来龙去脉仍为谜。而况,因为一场偶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而把一个地区推到的风口浪尖上,也是有失公允的,比如,上海也曾在80年代爆发过甲肝的大流行。对于曲直,我们姑且不讨论,关键是事件巧妙的配合了全民扬长抑珠的大语境背景。其次,这一年江苏吸引外资超过广东,这给粤省的前景蒙上了一个阴影,因为长期以来,江苏全面领先广东,独外资一项为逊色,而外资上的反超,从逻辑上来说,也就意味着江苏经济的反超广东,已然为时不远。而后来的发展也实现了部分的印证,此后江苏吸引外资年年超过广东,而且越超越远,大概到几年后,就实现了累积引进外资的超越。这意味着,从改开到现在,江苏引进的外资总额是高于广东的。对广东来说,衰的事情,远不止这些,除却一些标志性事件的影响,就实际产业发展来看。传统重工业的钢铁、造船、装备制造,仍然是远远落后长三角区。石化产业上,随着大亚湾的开建,略有起色,但进步极度迟缓。唯有汽车行业,广本的成功,是少有的亮点,但因为过分依赖外资力量,且对方是国仇的日本人,也使得其限于潜在受责者的隐忧之中。那么广东保有一定优势的电子产业方面呢?对于电子产业中,最具有核心地位和意义的高世代液晶面板与芯片项目,此时整个华南区仍然是零蛋的尴尬,虽然地方也曾不遗余力的进行过多番筹谋及撮合。而作为其对手的华东区,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已经数条生产线在手。而昆山笔记本产业的蓬勃,更反衬出东莞依赖台式机零部件的电子工业体系的暮气。

  如果我们可以返回到2003年,多半会毫不迟疑的预言,短则三年,慢则五年,广东将全面落伍。但的事,就如天上的云一样,总是充满了奇妙的变数。此后十年间的发展,使得广东至少在部分领域部分程度上,实现了戏剧般的神奇逆袭。并且在整体工业化水平上,广东拉近了和长三角地区的差距。

  说道这个逆袭,我们不妨先抛开广东不管,看一看江苏和上海这一方面。按照一般的故事逻辑,总是领先的一方,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如同那只贪睡的兔子,被乌龟反超。但苏沪的,尤其是我前面提到的苏南的,还是中国最好的地方,没有之一,他们没有倦怠,没有松懈,而且更加认真,更加兢兢业业,仍然保持着对全球产业发展方向的高度性,努力的为地区发展掌好舵。在传统重工业上,他们没有放松,而且进一步扩大了领先优势。如前文提及,宝钢成为中国新兴的钢铁,那么由此就打通了海外到长江口的矿石通道,聪明的江苏人,利用这条通道,沿着长江两岸,打造了规模庞大的钢铁工业,并由此向下游延伸发展了造船、机械等等产业群。而广东,时至今日,钢铁工业仍然颇为原始。此外,石化的各种下游产业链,举凡医药、日化、化纤等等,都在不断延伸中。而暂且落后于广东的电子产业方面呢?他们已经把笔电产业做到极致,对于产业链的维持和强化不敢丝毫松懈。就在前几日,我们可以看到,神舟电脑的IPO公告上,仍然说要把募集到的资金在昆山建造笔记本的研发生产。而且,进一步的,他们把目光最终聚焦到电子行业最核心的芯片和液晶面板制造上。这两者,对于IT产业,就如同人的大脑和心脏,如果没有把其攻下,充其量只能算提供外围配件的人微言轻的打杂者,至少当时看来是如此。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可以看到,中国产业配套最成熟的地区,拥有着高素质的人才和中国最好的地方,不遗余力的投入大本钱,推动在这一方面实现产业升级。但十年下来,最终的结果,确是差强人意。由此也不由令人唏嘘,产业升级,知之实易,行之恒艰。断不是喊几句的口号,大家一股热血上来,就能轻易攻克之。至于为什么如此之难,给出一点个人粗鄙的看法。在过往的产业升级中,我们主攻的产业,多半是别人本就有意退出,或者难以实行垄断的行业。比如珠三角早年的服装鞋帽,别人本来就是当包袱抛出,我们捡来,这有何难。到了后来,长三角争取笔记本外围配未来身份测试件的配套产业,也是由于把注意力集中在芯片、面板、软件等更高附加值的产业上。但到了我们和人家争取安身立命之本的产业时,人家就要拿出拼命的劲头,来反制你。这种反制的手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专利上的壁垒,层层叠叠的专利,把所有可能的低成本实现径都封堵死了,就算你做出来,成本还是比人家高。渠道上的壁垒,别人已经把几个最重大的客户,早早圈定,你不付出极高的成本,很难撼动墙角。产业配套上的壁垒,对于芯片和液晶来说,实际上是有自己的一套配套链,如果没有整个配套体系,单独的一个孤零零的芯片厂,是很难很人竞争的。其他还有政策壁垒、人才壁垒(造芯片的人才,可不是以往组装笔记本的农民工,一抓一大把)、工艺壁垒等等。所以即使到了十年后的今天,长三角在液晶面板的高世代线上,没有突破性进展,甚至付出了上广电破产的巨大代价。而在芯片方面,虽然有了中芯国际(把一个人生生挖)的几家厂,但整体规模,尚且远远不如一个小小岛。

  如果我们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去看,长三角的升级受阻,或者可以归结到美欧的创新停滞。就如同一群登山者,从老大到老二老三,每人站一级台阶。以往,老大不断迈上新台阶,老二老三,依次跟上,也能不断迈上新台阶。现在老大的前面没了,停在那里不动,后面的人,想上前一步,都会受到前面人无比巨大的阻力和。实际上,我们反观历史,后进者的超越,很少是直接抢夺先发者死守的某个优势产业而实现的。比如在光学仪器和精密机械方面有优势,一百多年后,这个优势还保持着。而后进如美国者,如何反超呢?它更多的是凭借一次全新的产业出现。比如美国的电灯电器等发明,了一个崭新的电气,这样就等于绕开了人在机械等领域的挡。在一个新领域里,快马加鞭,实现反超。那么,长三角是否是死脑筋,不知道去另辟蹊径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此第三次强调,苏南的地方在引领地方发展上,表现的非常优异。他们眼里也时刻盯住可能产生的新产业,举凡生物医药、新能源、纳米材料、物联网、云计算,没有一个漏过。但是,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这些新鲜名词整体上的表现,相当不给力,只有新能源中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尚可。所以苏南就抓住这一点点缝隙,迅速跟进,发展起了自己规模可观的太阳能电池产业体系,以尚德为其代表。但是不幸的是,这个行业被中国的高层给予了过高的期许,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式的狂奔突进,最后产能过剩,价格从每公斤100美元暴跌至每公斤20美元。当然,从长远看,这个行业仍然是有前景的,但是,眼下它必须经历痛苦的去库存和去杠杆周期。

  那么产业创新就是这么难吗?我们继续从历史中去探寻可能提供的经验和教训,以资借鉴。无论是瓦特的发明蒸汽机,弗莱明的发现青霉素,还是比尔在车库里的创业,它们都起于某种神奇的巧合,绝非慧眼独具,早早就看好这几个年轻人,所以暗中戮力协助,最终促其成就大业。如果真这样做,可能反而适得其反。外国也同样有失败的教训,比如美国从很早以前就炒作基因产业等概念,也投入大笔,但迄今并未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当然,对于新产业的扶助和引领,是不可少的,不容置疑。但关键在于介入程度的把握,十分微妙。如果大张旗鼓的就是要支持某个行当,而其当时并未成熟,那就不排除一部分创业者不去迎合市场,而反过来迎合市长,努力使得自己的企业看起来符合市长的心意,由此就能获得巨额的补贴和赏。如果仅仅一部分人如此,也无所谓,但如果一个行业的大部分人,都以上峰旨意为产业发展的引领方向,那么即使是有前途的行业,也很容易被做烂。

  行文及此,我们再反观广东那一面是怎样的情形。还是先从芯片说起,前文提到,苏沪地区如此看重芯片的重要性,尽其全力以期在此产业方面的突破,仍然收效甚微。那么原本在引导方面就力度稍逊的广东,有什么绝招妙计吗?我们先从IT产业的大格局背景出发,打一个比方,IT产业就如同一个真实世界一样,它需要无数的建筑,而芯片就如同这些建筑的最基本构件

  砖头。只不过这个“砖头”不是随便弄块泥土就能烧纸出来,它在原材料的配方,生产条件的,工艺的细节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以至于全国能掌握其生产诀窍的,只有三两位老师傅。其他人的出品,要么就一触即朽,要么就歪瓜裂枣,根本无法使用。它的生产要求如此苛刻,而相形之下,用这些砖头建房子,反而是比较低级的活,招三识字的民工,也能迅速上手。如此以来,互相竞争压价,很快沦为低端产业。而独有造砖这一行当,由于门槛极高,总能保持丰厚利润。所以被目正的高科技。有实力的大公司,也竭力想挖来那三两位有经验的老师傅,而不可得。但是,这么一个庞大产业体系,只有这一点才是有价值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家公司,它不做砖,但是其有极强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建造能力。强到什么程度呢?它不仅可以设计出一个楼房,一个小区,甚至可以大到一整个城市,举凡住宅、商场、公、桥梁、公园甚至进一步的,可以规划建造一个城市群,包括其互相连接的网等等。而且能管理到井井有条,把其可能出现的问题降到最低。如果一个公司拥有如此强悍的能力,仅仅因为它不会“烧砖”,我们就认为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吗?我想你们可以猜到,我所指的就是华为。当然,华为可能被引用为示例的太多太滥。但是,好例子不怕多用,华为仍然具有标杆性的意义。当初苏沪地区在芯片方面,努力追赶的目标,最低限度为。我们可以看下最大芯片制造商

  台积电,其规模已经被华为超过。如果考虑到不同行业门类不具备可比性,那么,就在今年上半年,华为营收超越同行里十几年来的老大,爱立信,第一次登顶。华为的就在于,电子产业浩如烟海,它可能不同于传统的石化、汽车、钢铁等行当。在传统产业的升级中,我们只要凝聚目标于三两个核心产品,如乙烯,集中资源攻克,然后再不断扩大规模就成。IT行业里,更多的是出奇制胜,如当今最炙手可热的苹果,它一样不能造芯片,也不能造内存,不能造液晶。但它却可以无比的成功。当然,华为的成功尚不能和苹果相比,但它们都了一个同样的逻辑

  --- 在IT行业里,并不存在一个的焦点,在其层出不穷的产业创新洗牌过程中,只要你能抓住一个有价值的部分,就能获得成功。

  如果仅从华为,就得出广东产业升级成功的结论,怕是太过草率。华为虽大,但其产值也不过粤省的百分之一二。我们把目光放宽,先不要举及其他行业里的成功典范,先从失败的说起。相较于华为等少数企业的成功,失败与倒闭恐怕更能反映广东几十年来产业发展的普遍印象。早些年时候,华为是帮助珠海一家颇有名气的公司做代工,但如今,那家企业早已,不知去向。类似这样的失败者,不知凡几千百万。只举几家有名的,比如科龙不行了,被海信收购,那么就让其收购吧;健力宝不行了,扶也扶不起来,那就不要下大力气去扶;小霸王倒闭,倒闭就倒闭;56被人兼并,兼并就兼并。我们注意到,在广东,产业的激烈竞争和洗牌,异常。也可以说,正是这种异常的淘汰赛,大浪淘沙,使得最后的成功者,拥有最强健的市场基因。苏沪的企业,就如同花无缺,一切教育和条件都是最好的。而广东的企业,就如同小鱼儿,是在市场摸爬滚打里,逐步成长起来。在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时,比如重工业化时期,的着力引导,效果可以十分显著。可是到了产业发展前景纷纭复杂的时期,比如当下的IT产业,再高的智囊,再敬业的,再好的人才,也不敢说百分百把握未来。那么这时就应该把裁判权交给市场。市场惩罚败者,是因为败者的核心出了问题,让它解体,可以把其资源更好的贡献给核心更正确的企业。

  我们可以看到,广东在特定行当里,容易出现超级巨无霸。比如白电领域的美的,比如基因测序方面的华大,比如快递领域的顺丰,比如互联网领域的腾讯,甚至可以延展到文体领域的宏远篮球,喜羊羊。但是这些强者,往往不是最初就努力扶持的对象。而相反,长三角,尤其在上海,更倾力于扶持某些被看好行当的企业。10年前,盛大放言收购腾讯,今天腾讯可以轻易收购3个盛大。很多人不认可腾讯的价值,认为它是抄袭别人,但是资本市场比起普通老百姓更能准确的认识一个企业的价值。今日市值,腾讯相当于松下索尼夏普三家的总和。而且实际上中国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是抄袭,网易新浪抄雅虎,百度抄谷歌,阿里抄EBAY,为什么只有少数成功者。这里面,只有最深度把握市场的企业才能取得最大成就。而的过度扶持,往往会让创业者,舍市场而迎合市长。这样的企业,遇到更强者的时候,只能出其孱弱。

  由此,我们才能够认识到广东取得部分成功的真正意义。在追赶发达经济体的早期,追赶径是确定,调动一切资源,动员全社会,向着一个方向努力就行。但是,到了近距离的厮杀阶段。已经没有能力精准的预测未来,这时候,就要把主动权交给市场,让它来选择真正的强者。并让这些强者,去到海外攻城略地,和跨国巨头同场竞技。由此我们才能看到广东隐藏在拥堵的道、杂乱的民居、南腔北调的讨价还价、喧嚣吵闹的批发市场之下的真正生命力。因为它深度符合一个基本的逻辑,人不能逆天。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让天意(深层次的规律)取代人意,担当真正的裁决者。

  在IT产业领域,依赖于更深度的市场化,广东实现了部分的反超,但在传统的重工业部门,则依然身处追赶者的地位。在这一方面,新世纪以来,广东也有逐步加快步伐的迹象:南海上投产的油气井越来越多;造船工业上,第一次可以造出30万吨级的巨轮,虽然和发达地区比,在技术水平上还差距巨大;汽车产销量,迈入全国前三的行列;乙烯产量,第一次跃居首位;依赖大亚湾核电的经验,更多的电站投入施工;惠州、茂名、广州等地的巨型石化不断投产及扩大产能;和宝钢合作的新钢铁开工。重工业总产值,虽然落后于江苏,但已经超越了众多传统老工业,广东已经不复是当年靠着健力宝、牛仔裤、洗发水打天下的浮华少年。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疑惑,前文里说最近几年苏沪产业升级如此,为何广东反而推进速度能稍快。我觉得,这里主要有以下几条原因:第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自身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工业原材料市场,无论轻纺也好,家电也好,汽车也好,本身都恰恰是石化、钢铁、电力等重工业行业的下游客户,轻工业的集聚,本身就为上业提供了市场,其次,资金上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可以为投资重工业提供资金支持。第三,94年之前,广东上缴税收,微乎其微,但94年以后,逐渐成为国税第一大户,这样也就转变了国资委对投资广东的态度。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后发优势。上海苏南本身的重工业已经非常发达,近于饱和,进一步扩张的势头必然放缓。例如,一个小小上海拥有2个千万吨级的炼油,而人口数倍于其的广东,只有3个,空间更大。正由于苏沪重工业化已经饱和,所以升级的目标更高也更难,所以近年的徘徊。而广东虽然在这几年,乃至接下去几年,仍然可以靠几个大项目的拉动,继续扩张。但未来也会遇到长三角当下的困境,远不能说前途一帆风顺。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新兴重工业,几乎完全依赖于国企,如中海油、中广核、广汽、中船、东风、宝钢等。这就引发了一个很的争议:国进民退。我们看到,在国企主导的重工业化领域,如火如荼的突飞猛进。而在民企为主的完全竞争行业领域,则是哀鸿遍野,每天都是倒闭、裁员、订单减少的声音。那么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就广东而言,其实采取的是一种“国民分立”的模式。也就是说,国企的归国企,民企的归民企。在石油、石化、电力、钢铁、汽车部门,私企甚少涉足。而反过来电子、通讯、家电、家居、日用品、餐饮等领域,国企也介入不多。这样一来,当经济大好的时候,完全竞争领域会诞生出强大的企业,去不断扩大市场,而反过来,大变差的时候,民企萎靡乃至收缩,具有更强稳定性的国企,至少部分程度的对冲了经济下滑的影响。这既不同于某些地方,彻底民营经济的发展,也不同于另一些地方,在国有企业引领经济发展方面,全无建树。这是广东经验的第二个:市场化,但不放弃国企。适度的有所作为。

  也许纯从理论的经济学出发,国企低效率,权责不明晰,理应淘汰。但是,我们讨论一切问题,都要立足于当下中国的实际背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国企仍会继续存在,而且具有很大的。而且在很多关键的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区域经济发展中,如果彻底放弃国企,就等于把这一部分拱手让给别人。你不做,别的省的国企就去做,税收给了别人,就业给了别人,自己空留下一个帽子。更恶劣的是,在下滑周期中,民企在信心就是黄金的引诱下,仍然努力寻求扩张,就只好盲目进入自己不熟悉的“伪高科技”领域,或者投资于固定资产。而这两者,都很容易沦入泡沫化,那么,从长远看,他们将陷入痛苦的债务陷阱之中。而在“国民分立”的模式中,对于竞争部门,更多的是保持中立态度。既不刻意,也不乱施援手。比如在过去的金融危机中,企业面临的是订单下滑的问题。这时候,如果盲目通过加大贷款来给予救助,只会越救越完蛋。如果企业不顾大背景,仍然盲目押注未来,就必须自己为自己的抉择付出代价。当然,胡乱“高科技”“弯道超车”的部分地方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粗略的总结,在当下,广东的工业化总体水平方面,仍落后于苏沪,但差距已经缩小到有史以来最少的3-5年左右。而且两者都面临巨大的困境,未来的变数更大。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1840年,彼时中国虽然表面强大,但欧亚另一端正在日益兴起的工业,将在以后的一个世纪里,把中国远远抛离。英国人曾经在舟山和之间进行反复比较,以期选择一个合适的进入东方的桥头堡,事后的发展证明了英国人的眼光,在两个岛屿所邻近的长三角及珠三角,果然在百余年后成为中国发展工业的“风水宝地”。

  两地漫长的发展过程,展现了两条不同的线。上海及苏南一带,利用其农耕时代累积的重商传统及智力资源,在更加偏重引导的线上,从轻到重,从低到高,从零散到体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步发展成中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珠三角则更得天时之眷顾,其工业化起步之日,恰逢全球工业布局大变革之时,在短期内迅速吸收到全球资本和全国之人才,而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经由惨烈的淘汰而诞生出一批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巨头。

  这两地工业化的进程,对于全中国乃至更广阔的范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前者表明,对于前景明晰的产业,在高效勤政的适度引领下,可以加快产业聚集,从而形成配套链的优势。后者反映,在新兴领域,更多依赖市场的力量,方可凝成真正强大的竞争力。

  从长远的展望来看,长三角的优势,或者更偏重于装备制造方面。上海的汽车制造,依然领先全国。邻近的苏州,渐渐的成为汽车研发聚集之地。苏南的长江下游两岸,则是中国民营造船业最为发达的区域。常州和南京,在轨道装备方面,保有优势。上海电气,出口发电机组,在海外攻城略地的势头不下于华为。在蚀刻机等尖端电子元件装备方面,长三角也在全国最为领先。此外,还有正在建设中承载着亿万国人希望的大飞机项目装备制造,更加仰赖精密的制造水平。而长三角地区,从古以来,就有重视技艺,精工细作的传统。而过往数十年的发展,则使得其在这方面拥有全国最为厚重的底蕴累积。人才、技艺、工业传统有助于其持久的维持优势。

  而珠三角在泛IT领域,则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IT产业,作为新兴工业,更需要天马行空的创意和创新。如与娱乐结合,则为手持数码设备,与家电结合,则为智能家电,与汽车结合,则为与车载电子,与制造业结合,则为机器人及自动化,与医疗结合,则为医疗设备,与家居结合,则为智能化家居近乎拥有无限可能。正是由于珠三角在农耕时代人口相对稀少,所以吸纳了更广泛范围的人才,从本地的三大民系,到邻近的川湘赣桂诸省,到更遥远的东北江浙山东,到港澳台,乃至于海外各色人种,各种五花八门来源的人员,带来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摩擦,交流,汇聚,思想更为多元而活跃。虽然带来更多社会问题,但只要善加利用,则可成为无比宝贵的丰富思想资源和创新来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
住宅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