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李欧梵:人文学科在消费至上的商业社会究竟有何意义?

※发布时间:2019-8-5 5:56:34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志强看来,推动新文科发展:首先要打破专业壁垒,包括人文社科内部及其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壁垒,以培养科学哲学家、科学思想家等新型人才;同时,高校培养人才不能单独以市场为导向,而是要更多地为科学发展所考虑;此外,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仍需,即打破原有的办学观念,打破当前高校和科研制度管理行政化的。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中文大学教授李欧梵的:“重构人文学科和素养”。在文中,李欧梵教授讲到:“人文学科本来就应该是‘跨学科’的,它和自然科学不一样,因为人不能被分解成几块,分解开了反而失去人的意义。”并提出对目前高校人文学科教学现状的质疑:“各大学为争排名,竞争激烈,犹如资本市场,而大学的经营也和企业无异。在这种‘学店’官僚系统、操作系统之中,‘人文学科’又有何意义可言?最多不过是生产的论文数量和被引用的次数而已。在这种中,又如何作人文研究的再出发?”

  在第一讲中,我提出“人文今朝”这个口号,内中含有一个只有今朝的危机感:我认为在全球化的“现代性”影响下,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模式似乎只有一个“今天”和“现时”,而且(至少在)惟“我”独尊,处处以个人的为生命意义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很容易流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明天是不是会更好?谁管它呢?世界变化太快,管它也没有用。

  在这种心态之下,我们的心胸和视野其实变得更狭小了。于是形成另一个悖论:网上提供的讯息愈多,我们所得到的真正知识性的智慧愈少,人变成了一个受感官的动物,而这种,基本是一种“”———对“物”的和享用,而这种“拜”的背后当然是资本主义的市场消费。

  这一切都成了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似乎很少人(特别在我们)会一下到底在这种中我们变成了什么样的“人”。现在如果谈“人的价值”之类的话,恐怕在座的都会打瞌睡,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即使是我这个“老生”,如今也很少谈这类的题目!我不能不反思,作为一个人文学科的学者和一个人文主义者,人文学科在这个消费至上的商业社会究竟有何意义?

  其实,大家都知道,人文学科早已被“边缘化”了,表面上看不出来,各大学照样有各种人文科系,大学文学院(Faculty of Arts)下面还有数个学院(School),包括人文学院;中文大学的文学院下有十多个科系,洋洋大观。然而,比起商学院、院和其他专业学院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当然,最近又开始推行所谓“通识教育”,如火如荼,有人讥之为“通识通识,通通不识”,原因就是把这种人文基础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当作“常识”或“增值”来,这也是全球化资讯发达后的必然影响。

  其实人文教育的目的不是增加知识,而是用知识和性的思考,教我们如何和面对社会,而思考的方式不是靠几个简单的方程式和数字可以做到的。我甚至可以进一步说:既然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他/她的秉性也很复杂:、感情、想象、幻想、创意、抽象思维、潜意识的、身体感官的各种感觉和刺激……无所不包,所以学院里才有这么多不同的科系,来研究这个人的行为和现象,这就是人文学科(humanities),在欧洲又叫做“人文科学”(human sciences)。显然易见,它和“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密切相关,而且互动。

  所以我一直认为,人文学科本来就应该是“跨学科”的,它和自然科学不一样,因为人不能被分解成几块,分解开了反而失去人的意义。然而,今日大学的专业化趋势———这也是现代性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的必然结果———也使得人文学科,很少人做整合的工作,甚至连跨学科的对话也很罕见。专业化的结果,必会导致人文学科的边缘化和凋零。

  反观中国和的传统,并非如此。中国的传统一向以“人文”为中心,所谓人文,简单地说,就是的道理,它是和“天文”——大自然的理则——相对称的。所以的“人学”也就是“仁学”,是把个人放在一个广义(两人以上)的范畴来审视和的:“文化”就是由人文出发的“”,由内及外,自宋儒之后又提一套“正心、诚意、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内外连环的大道理。

  用现代人常用的英国殖民话语来说,就是一个“scheme”—— 一套教学计划,内容则始自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目的是把“君子”人训练成一个文武全才。但“六艺”居首的还是礼乐,殿后的才是“数”学,计算之学,和现代学院制度比较起来,轻重自明,当年哪有商学院和经济系独领,学子趋之若鹜?!

  这样的一个人文传统,一直传到晚清民初,在这个世纪之末,晚清各学人志士采用新式大学章程,王国维等人依然把人文之学放在前面:如哲学、史学、文学等,然后再加上新的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严复受的影响,提出“哲学”类的各种分科,指的并非纯粹哲学,而是经济和社会学等的实用学科,又称之为“群学”,但并没有放弃传统的。这在的长文《试论中国人文研究的再出发》中论述得十分详细。苦口婆心,认为中国经历一百多年的模仿之后,应该以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为主体再出发,重新建构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我十分的学养,也支持他的主张,但我还是要顾及到现在西化已深的专业人士,他/她们早已视中国文化传统为“异物”,或与之疏离,试问在座懂得“国学”的人又有几个?所以我必须也要清理的人文传统。

  好在金耀基写过一本名著:《大学之》。在书中他把的大学传统讲得也很清楚。他说的现代大学模式源自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纽曼(Cardinal Newman)的理想:大学教育就是博雅教育,是训练学生的“人格”(character formation);到了十九世纪末的洪堡(Hum-boldt)大学成立时,又加入了学术研究的成分。虽然大学成了国家教育和文化的一部分,但它还是相对的。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认为:大学是一个知识的社群,是的,不受或其他的管制,而这个知识社群有资格如此,则要靠它的人文素质和教育。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大学系统的校长寇尔(Clark Kerr),才提出所谓Multiversity的概念,把大学作为社会的缩影和知识生产的温床,于是才形成现在的大学模式:科系应有尽有,各自分工,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逐渐于人文学科之上。

  这个美国大学模式,时至今日,也受到严厉的,Bill Readings那本The University in Ruins(《废墟中的大学》)足以为代表。他认为现在的大学早已和传统脱节,失去了文化的指涉系统,评估,一切以“优越”(excellence)为依归,“优越”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各大学为争排名,竞争激烈,犹如资本市场,而大学的经营也和企业无异。在这种“学店”官僚系统、操作系统之中,“人文学科”又有何意义可言?最多不过是生产的论文数量和被引用的次数而已。在这种中,又如何作人文研究的再出发?

  其实,欧洲的人文传统和教育方式并非如此,“humanities”这个字本来源自human,拉丁文中有一系列字眼如humano,humanitas都与“人”有关,人文主义的传统是一个“”(secular)的传统,是文艺复兴以后的产物。中古也有人文传统,但属于教范围之内,在中古时期,、医学和文学(当时叫做“修辞学”rhetoric)三足鼎立,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之后,被哲学所取代,医学扩展到自然科学,而文学又和历史文化混在一起,变成了人文科学,后来又加上法律。妙的是此中独缺社会科学,其实社会科学早已和人文科学熔为一炉,至今法国和的社会学还有强烈的人文科学成分,从韦伯(Max Weber)到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更不必提哲学家如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和福柯(Michelle Foucault)了,他们都是横跨文史哲,还有语言学,都是“跨学科”的大师。

  反观美国的“Multiversity”训练出来的学者,虽不乏名家,鲜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大师,我想来想去,只想到一位马克思主义大师杰姆逊(Frederick Jameson),然而他还是六十年代前在哈佛大学的法文系受训练的。

  再回头看二十世纪中国的人文传统变迁,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时期的知识虽然表面上反传统,胡适还提倡“全盘西化”(他后来觉得不妥,又了这个口号,其实指的是中学的“世界化”),但骨子里并没有扬弃人文,只不过把中国的人文传统灌以新的科学意义。这在周作人的长文《人的文学》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他支持人文价值,但用了大量科学———包括生物学、遗传学、社会学———作为。周作人的长兄鲁迅,在其早期发表的文章和小说中,则从浪漫主义和他的老师章太炎的学说中演练出一套独特的个人主义哲学。依然是以人为本位的,此处当然不能详论。好在研究鲁迅的学者络绎不绝,以鲁迅为题的著述更是车载斗量,不必我再多饶舌了。

  我要特别指出的是,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之说和以十九世纪的主义为基础写出来的大量小说,不到二十年就受到严厉的。从五十年代到“”时期,人文主义被“整”了整整二十多年,一直到“”时期才又重新抬头。然而,经济上的步伐太快了,不到十数年就席卷整个社会。到了九十年代初,人文主义又再次受到压抑,这一次不是而是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市场扩大了。为了钱,不少知识“下海”,投入商界,于是在一九九四年引起所谓“人文失落”的讨论,带头的几位上海知识(如王晓明、张汝伦)可嘉,他们为此还出了一本专书,叫做《人文寻思录》。

  在书中特别提到:自五十年代以来,人文学科已被“纳入国家意识形态的计划体制,成为意识形态的主要部门”,和学术上“求真的科学属性构成了不可的矛盾”。这个问题就更大了,它非但明指人文即使在学院内的人文学科中也会受到的统制。演变至今,中国内地的大学正面对两种压力——市场经济和意识形态,此外还有来自的一波新的文化理论,诸如“后现代”和“后殖民”,当然还有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所以北大的张颐武说:“人文也只有被放置于当下的语境中,与大众文化或后现代后殖民理论一致,反思和追问。”这一来问题就更大了,因为恰是这一个“后现代”的理论潮流,早已把的人文主义打得,不成“人”形!

  如果用学术理论的语言来说:我们当今所面临的问题正是: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是否还有人文论述的可能性?经过大批后现代理论洗礼之后,还有“人性”或“人文”可言吗?这个问题不是无的放矢,英国的理论家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最近就写过一本书,名叫《理论之后》(After Theory),此书的前半部讨论各种当代理论的缺失,后半部则提出几个理论无决的大问题,如伦理、、死亡、生态,等等,言下之意似乎有重返人文传统的意思。但又谈何容易?

  在此我不得不从所谓的“后现代”理论中追本溯源一番。福柯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就是“作者已死”。简言之,就是人作为一个“作者”和“开创者”,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话语”(dis-course)的建构而已,换言之,人并不是与生俱来就有人性的;“人性本善”的说法,全被当今文化理论家为“本质主义”(essential-ism)。

  福柯还发表了一个重要,题曰:“什么是启蒙?”内中把“启蒙”和“人文主义”观念肢解,认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人文主义,有时还是相互矛盾的;启蒙也并不是人类的伟大,恰恰相反,福柯认为人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我们只有在不断被话语肢解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表现某种“英雄”态度。总而言之,人之所以为人,并非是本质的或先验性的,而要靠后天的努力。

  这套说法,被福柯的徒子徒孙视为“反人文主义”的规范。但我认为福柯并非反对人性,而是把人性的演变画出另一个系谱,他晚期在法兰院的一系列课程中,反而有点“复古”,从另一个层次进入古希腊对于个人身心(souci de soi;care of the self)的探讨,似乎又回到某一种的“人文”传统之中了。

  福柯的历史理论影响更大,又被视为对于历史的连续性(continuity)的致命打击,至少对于历史的绝对真实存疑。我认为这并不见得是件坏事,它反而让我们重视“现时”的意义,“现时”和“过去”的关系并非“由古至今”一以贯之,而是断裂的,用福柯的话说,研究历史就像考古学家挖掘埋藏在地下的碎片一样,我们必须把这些碎片起来,才能发现其意义。福柯从这些的历史文本中发现的大多是知识和的关系。

  我从另外一位哲学家本雅明的著作中得到的启迪更多,他对于“过去”有一套特别的看法,在那篇短短的《历史哲学提纲》(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中,他说:“过去像是一个瞬间即逝的闪烁意象,只在认识它的那一刻被抓住,而后就永远不见了”,那短暂的一刻就是“现时”。他又说:“现时作为一个弥赛亚时间的模式,就是把人类整个历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节缩,正像是在中人类历史的地位一样。”他这种说法,有点玄,甚至有点神秘,高不可测,但不管他怎么说,他对于“现时”却赋予极大的意义,我们也可以说:现时是由无数个过去的碎片集结而成的,我们如不正视现时的意义,一意“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话,那么现时也会瞬间变成过去,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我也重视现时。

  我想提出的一个的人文方法,就是把福柯和本雅明的说法连结起来,把我们所在的“此时此刻”付以新的意义,而不是无聊地把它“消费”掉了,这种意义是需要不停地建构的。我们不必把远古作为起点,而是反过来自今探古,突显过去某一个“时辰”(moment)或“时代”和现在的相关性,所以我在上一讲中特别提到晚明。有时我也会把二十世纪的世纪末和一百年前十九世纪的世纪末来比较,或把现今、晚清和晚明三个时代并置来看;上两个“世纪末”影射的就是我们所处的世纪初,这是一种竖向(diachronic)的宏观法。另一种方法是横向的(synchronic),把一个时间点———譬如一百年前的一九〇九年———作为一个坐标点,来横看世界文化,就在这一年,中国的和上海发生了什么?奥国的维也纳发生了什么?还有巴黎、伦敦、纽约。我用城市作为连接点,是有所指的,因为“现代性”(modernity)的故事都发生在城市,特别是大都市。

  我的人文思想的第三个来源,是二〇〇三年才过世的文学评论家萨义德(Edward Said),他是一个的人文主义者,也是一个支持巴勒斯坦的家,他以一个来自第三世界的身份进入美国的学术,著书立说,我对他十分尊敬。在他去世前不久写的一本书《人文主义与》中说:“人文主义是人类意志和体性(agency)所创立的形式和成就,它既不是系统,也不是的力量如市场或无意识(可以左右),不论你如何相信后者这两种力量的操作。”我觉得最后一句话,语带讥讽,指的当然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性和非的无意识。萨义德人的主体性和独创性,因为历史是人造出来的,在这一方面,他是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的意大利历史学家维柯(Giambattista Vico)的信徒。

  萨义德认为:人文学科本来就是性(secular)的,而非源自或教,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更是人类意志表达的结晶;人文主义也是的,是由多种声音和话语集结而成的学问,不是“”或一成不变的老古董。萨义德终身热爱古典音乐,所以他又从巴哈的作品中悟出一套“对位”(counterpoint)的方法,把不同的声音对等起来,表现出互动的张力、冲突、与和声,换言之,这也是一套的比较方法。

  我在以上这几位大师著作的陶冶之下,也悟出些许自己的研究方法,总结一句话,就是偶合式的“接枝”(英文叫做reconnecting),但我的接枝方式已经不是自古至今一条线的持续方式,而是从“现时”出发的一种“跳接”,竖向和横向并用:竖向非但可以“接古”,更可以“借古”,其意义皆反照到现在。

  我可以把某一个过去的时辰特别引了出来,像招魂一样,以便和今日今时相比,或像植物接枝一样,把今古接在一起,生出一个“混杂物”,总之都会使今日今时更有意义,因为“今天”是由无数个“昨天”结成的。堆在一起,不见得有条理井然的次序,必须以今日今时的感受来厘清,所以我说是“以古照今”。

  至于横向的连接,则是一种跨国家、跨文化和跨学科领域的“对位”法,也是一种多声体的对话,是由多元思考和比较得来的方法,这个方法当然得自萨义德,但我还加上一个“变奏”:有时候,这些“对位”式的比较背后并不见得有一个预设的目的,而是无心插柳式的“偶合”,历史上的某个时辰(譬如一九〇九年)不见得重要,但经过今日对照或跨文化的横向比较后,可能显示料想不到的意义。用意大利小说家艾柯(UmbertoEco)的话说,就叫做“serendipity”(无意中的发现或偶合)。他举一个著名例子:哥伦布本来想到中国,却发现了美洲新,我有时想的或研究的也是中国的论题,却不自觉地发现了多个不同的新世界,有时真的是声“东”击“西”,误打误撞,其实这样,其乐也无穷。

  著名学者李欧梵选取了心目中能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英雄本色、政教道统、江河岁月、饮食男女、魑魅魍魉、魂兮归来,结合经典文本进行个体剖析,从中外比较、古今汇通的角度阐释中国文化传统是什么。同时,作者所提出的这六个面向又构成一个完整而多元的文化光谱,它们相互映照,富有乐感,读来甚有趣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金字旁的女孩名字

  财成国际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