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苗族的風俗習慣之節慶

※发布时间:2016-6-10 20:43:3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苗族的風俗習慣中很多是包括歌唱的,苗族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民族,會唱會跳的。同時苗族的節日也多,這的確是一個快樂的民族。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苗族的節日吧!

  湘西苗族的節慶較多,活動規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

  1、趕年場。農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熱心的是趕年場,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約定。趕年場。那天,男男,老老少少,身著節日盛裝,互相邀約,成群結隊去趕場。年場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異常熱鬧。人們不但可以進行物資交流,還可以參加或觀看打秋千、舞獅子、玩龍燈、上刀梯等活動,青年男女也多利用這種機會,物侶,談情說愛。歌郎歌娘更是大顯身手,三五結伴,說古道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或盤根,或祝賀,或敘述傳統故事,或即興演唱新詞。唱的人愈唱興致愈高,聽的人愈聽愈振。即使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年場也要如期舉行。

  2、三月三。這是湘西苗族的傳統歌舞節。這一天,苗族人民自動集中到約定的歌場上,參加對歌、聽歌、跳舞、觀舞,盡情歡樂。

  3、趕清明。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節,又稱清明歌會。相傳,因苗族多散居在偏僻的崇山峻嶺之中,一切日常用品都必須到比較遠的漢區趕場交換,常常受騙。所以,苗族人民便相約以清明節這一天作為自己的場期,互相交換物資,同時會見親友。這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會了。

  清明歌會均有傳統的中心會場。吉首市東部的苗族人民趕清明,其中心會場每年都在丹青的清明場上。到時,苗族歌手以手托腮,引吭高歌,你唱我和,喜氣洋洋。有的唱到夜幕降臨仍不肯散會,一直唱到通宵達旦。

  4、看龍場。每年從農曆三月穀雨那一天算起,逢辰便是看龍El,習慣稱做看頭龍後十二天又輪轉到辰日,再逢看龍之日,男女老少,均休息一天,踴躍參加。若在這天干了農活,就屬於犯忌。因此,苗族人民對於看龍的事,非常重視。

  5、四月八。四月八是鳳凰縣落潮井鄉一個小山頭的名稱。傳說古代有一個名叫亞宜的苗族首領,領導苗民向統治者進行鬥爭。他曾組織各寨苗族頭人在現在的喝血坳地方喝雞血,發誓共同聯合,戰鬥到底。並約定四月八日在某山頭聚眾起義。起義後,義軍連連獲勝,一直打到了四川、貴州。第二年的四月八日,亞宜不辛戰死在貴陽市的噴水池附近。苗族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便於每年的四月八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追思亞宜的業績,為戰死者掃墓。清代乾嘉苗民起義後,統治者湘西苗族人民舉行這一活動,致使苗族人民失去了一個 極其有意義的傳統節日。解放後經國家民委批准,將四月八定為苗族統一的節日。

  6、六月六。這是遠古遺俗,是苗族人民紀念六個男女祖先,希望自己也能生六男六女,繁衍後代的祭祖活動。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這一天,鳳凰縣落潮井一帶的苗族人民都要在勾良山上舉行盛大歌會。鄰近的花垣、吉首等縣和貴州的松桃、銅仁等地的苗族人民也都前來參加。到會人數常常達兩三萬人之多。

  7、七月七。這是苗族的傳統鼓會,以吉首、矮寨坡、古丈穿洞一帶最為流行。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苗族人民便穿著一新,歡聚鼓場,擊節敲鼓,翩翩起舞,縱情歡樂。

  8、趕秋。趕秋是湘西苗族的大型喜慶節日之一。每年的立秋這一天,苗族人民都要停止農活,身穿節日盛裝,邀友結伴,興高彩烈地從四面八方湧向秋場,參加或觀看各種文娛活動。傳統的秋場有吉首縣的矮寨場、花垣縣的麻栗場、鳳凰縣的勾良山、瀘溪縣的潭溪和梁家潭等地。這一天,秋場上人群摩肩擦踵,四周山坡,人影晃動,花團錦簇,歌音嫋嫋,笑語盈盈,十分熱鬧。

  趕秋的由來,有的說是趕立秋日,有的說是趕秋千。相傳很久以前,苗寨有個名叫巴貴。達惹的青年,為人正直,英武善射,深受眾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獵,見一山鷹從空中掠過,便唾手拉弓,一箭射中了那只山鷹,同時墜下了一隻花鞋。這只花鞋,繡工極為精巧,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聰明美麗的苗家姑娘之手。巴貴達惹決意要找到這只花鞋的主人,在鄉親的幫助下,他設計、製造了一種可以同時坐八個人的風車形秋千,取名八人秋。立秋這天,他邀約遠近村寨的男女前來打秋取樂。打秋千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愛的活動,巴貴達惹想,那個做花鞋的姑娘,一定會來。果然,巴貴達惹的願望實現了。在秋場上,他找到那只花鞋的主人 --美麗的姑娘七娘。他倆通過對唱苗歌而建立感情,結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滿。從那之後,人們沿襲此例,一年一度地舉行這種活動,擇配佳偶,形成趕秋盛會。

  9、櫻桃會。苗山多櫻桃樹,每當春季櫻桃成熟之時,苗族青年男女便相約聚會在櫻桃林中唱和山歌,進行社交活動。此種活動,苗語叫做柳比娃,用漢語直譯的意思是摘櫻桃。以花垣縣和保靖縣一些苗寨最為盛行。

  10、跳香會。跳香會流行於吉首、古丈、瀘溪和沅陵一帶,舉行此會時,以跳舞為主,兼及其它遊藝活動。

  苗族是一個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稱木、蒙、達木、達吉。他稱有幾種情況,一是以服飾顏色而稱紅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以住地或種植的作物而稱高地苗、八寨苗、栽姜苗等;三是舊時代統治者對他們的侮稱,如生苗、熟苗、麻布苗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苗族。廣西的苗族占全國苗族人口5.5%,占廣西人口1%,在廣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漢、壯、瑤族之後位居第四。全國苗族的主要分 布地在貴州和湖南,廣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與湖南、貴州、雲南接界的廣西北部、西北 部和西部的山區。苗族最大的特點是盛產各種木材和土特產,保持燦爛古樸的民族傳統文化

推荐:

住宅景观